美文网首页
《孟子·尽心下》12:治国三件事

《孟子·尽心下》12:治国三件事

作者: 花石冈 | 来源:发表于2022-11-24 12:39 被阅读0次

    《孟子·尽心下》12:治国三件事

    孟子曰:“不信仁贤,则国空虚;无礼义,则上下乱;无政事,则财用不足。”

    孟子说:“不能取信于仁德贤能的人,那国家就会缺乏活力;没有礼义,上下的关系就会混乱;不能合理行政,国家的用度就会匮乏。”

    孔子讲“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如果我有机会被见用,将在东方营建一个周朝那样的礼乐之邦,这大概就是孔子的治国理想了。关于如何为政,老先生讲得很简单——“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孟子一心只想辅佐一位有能耐以德行仁让天下“定于一”的诸侯王,终生没有展露过自己在治国上的心迹。这一次,算是个例外,在发展孔子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治国三件事。

    一、取信仁贤

    对于治国而言,人才是第一位的。

    周文王还没有正式发迹时,便有了“善养老者”的名声。因为这个名声,辟纣于北海之滨、东海之滨的伯夷、太公纷纷前往追随。孟子因此概括出“天下有善养老,则仁人以为己归矣”的基本规律。

    伯夷、太公这样的贤能之人为什么肯于归附于文王?表面上看是因为文王“善养老者”的名声,实际上是他将天下人的安康为己任的责任心。在自己部族的统辖范畴内,文王认为五十岁以上的人,如果还没有帛衣可穿,便不能感到温暖。七十岁以上的人,如果没有肉可吃,便无法感受到饱。让统辖范围内的老人感受不到饱暖,是统辖者的失职。正因为文王坚持这样做,并形成了一整套机制保障这一效果。才能够取信于人,取信于伯夷、太公那样的仁德贤能之人。

    一个部族或邦国,如果不能取信于仁德贤能之人,便不能赢得民心,不得民心者,不足以得天下。所以,取信仁贤是治国的第一要务。

    二、崇尚礼义

    有一次齐景公向孔子讨问治国的要领,孔子结合当时齐国的实际送给齐景公八字治国要诀——“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齐景公当然知道孔子在说什么,他说,“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什么是礼义?

    《礼记》中讲“夫礼者,天地之序也”。君有君的样子,臣有臣的持守;父有父的样子,子有子的遵循,才是礼义的核心要义。正像齐景公说的那样——“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一个邦国,如果补充上礼义,就算有吃的,也未必会有君王的份。齐景公讲得有些片面,但礼义的确是维护邦国秩序的关键。

    三、合理政事

    孔子当年讲“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这大概便是政事的全部意义了。

    一个邦国的行政机构如果不能正常运转,不能起到相应的作用,便无法引导和带领老百姓未雨绸缪,预先做好各项安排。

    邦国行政机构运转的一个根本目的在于“足用”,孟子认为,圣人治天下,能够让菽粟像水火一般充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他讲“周于利者,凶年不能杀”,“足用”的目的是遇到凶年饥岁,老百姓不至于冻饿而死。

    孟子所讲的治国三件事,相对于孔子而言,已经务实了许多。当初,子贡向孔子讨教治国之道,孔子告诉他“足食、足兵,民信之”的三要诀。孟子通过“合理政事”来实现足食,通过“取信仁贤”来实现民信之,身处战国的孟子,果断废掉了“足兵”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强调“崇尚礼义”以维护邦国秩序。

    一家之言,姑妄听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孟子·尽心下》12:治国三件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nrzx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