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也是极具戏剧化的一天。因为我发了一个去公安局做笔录的朋友圈,好多人私信问我到底怎么了,大部分人担心我的人身安全,不乏有些人借题发挥,落井下石。不过我也不怪他们,等他们去一次公安局,就说不出那样的花了。其实这只是一个episode(小插曲),我今天想说的是关于在哪个城市生活以及自由和稳定的事儿。
人生的大部分明天都是直播,没有预告
不知道大家怎么看搬家,搬家这件事可以位列我“讨厌的事清单”中的前几名,因为我的衣服很多,杂物也很好。虽然会刻意定期清理房间,但还是架不住足以占满一个大纸箱的书。我也发现了,我自律是真的自律,满满的学习计划雷打不动坚持了好多天,成就感满满,但要是懒起来,身体就和长在床上一样,恨不得不出房间半步。因此,搬家预计耗时很多天天,实际耗时却一天,不过好在我的收纳能力还可以,终于用了三个大纸箱以及N个袋子给整理出来了。
之所以搬家,是因为房子到期了,实习期马上结束,在我看来没必要续租,本来也有想找一个短期的房子,但我的心告诉我那大可不必。这个朋友圈一发,果然有很多人问我留不留在字节之类的,有人是真关心,也有人是看热闹,八百年不联系,突然问起我的职业规划,我一般不理。这也是上次文章说的距离感,也就是没那么熟的话,还是保持一定边界感。
其实,收拾行李的过程中, 看着房间的东西一点点变少,我不否认,我没有动力收拾也是一种逃避,是对现实要离开这个住了半年小窝的逃避。就像我说的这个房间没有电梯、没有阳光、没有天台,但是我每次回来还是会有幸福感,不得不说,住房真的占了幸福感很大一部分。原来,在一个地方待久了真的是有感情的。但人生的大部分的“明天”都是现场直播,并没有预告和缓冲来告诉你要做好准备迎接下一个关卡。很多时候,人都是被推着走的,不是吗。
山水总相逢,来日皆可期
在收拾完之前,其实有拜托我的室友(暂且叫梨子姐姐,就是疫情的时候熬过梨子汤分给我的小姐姐)在周六我来客厅取行李时帮我开个门。没想到收拾完之后,要把行李拿下去时刚好赶上梨子姐姐回来,在她回来之前,我们有在微信上聊了一会。
首先,梨子姐姐特别nice,我是一个除非有特定目的不得不社交的情况之外,算是比较慢热的。但是梨子姐姐经常和我主动打招呼,五一回家她也会想着帮我看猫,而且是很有素质教养的。我也和她说,我说室友和同事真的是一个偶然的概率性事件,不要给自己太多期待值,但是梨子姐姐是个例外。
她给我最深的印象就是,每次我到家之后,那个扑面而来的米香味和菜香味。我不会做,但我会吃!我敢肯定,那个烹饪水平没有个几年的经验是难以企及的。说到这个,她还和她男朋友说过,要是有个大桌子就好了,我们可以一起吃吃饭聊聊天。我印象里,她说过几次,没想到到最后也没实现,主要是大家的生活轨迹稍有不同吧。
话说回来,暂时放在客厅的几个纸箱太重,我又在六楼,所以决定把剩下几个袋子带走,于是就准备把两个袋子先拿下去,第二次准备下去的时候,碰见了梨子姐姐。她和我说了很多,我很喜欢和三观在一个频道上的人聊天,她和我说了她在北京的故事。
她大学就在北京,她说她在北京待了有十年了,所以我相信看上去理性的她对北京有一个很客观的印象。梨子姐姐觉得一个人如果在北京工作的话,可能大家都是差不多的一个节奏,如果想要一点挑战和自由的话,这里不太适合。她说她也会去不同的地方出差,尤其当去了上海之后,会发现两个地方的差距很大。虽然我在北京待了一段,感觉有很多美好的回忆,但在这一点上,我其实有点共鸣。虽说有时候要做善意假设,但是一味洗脑自己别人那么做一定有ta的道理,会让自己模糊了现实。
当和梨子姐姐简单聊了一会,其实她有说,我这样会不会耽误你行程。我说,没事儿,平时说的也不多。但我没想到下楼的时候,放在那的两个袋子,清晰可见地只有袋子的一个电脑内胆,旁边掉落的杂物,很显然是被人顺走了。被拿走的是一个礼盒袋子,再怎么看也不像垃圾,我特意放在离垃圾比较远的地方,就算是垃圾也能分辨出里面装了很多数码产品,还有我最贵的一个音箱。活了二十多岁,人性这块还是没能拿捏。
之后去了警察局,我努力让自己克制住自己的情绪,理性说了时间地点等细节。因为如果没有去警察局做笔录,我应该是给小外甥取生日蛋糕庆生的。我一直觉得警察是一个神圣的职业,起码一度这么认为的,直到这两次。我想没人愿意去警局,大部分心理都是焦虑的,你可以沉默不语,但是我经历的两次基本都是奚落嘲笑、阴阳怪气、有点不作为的感觉。果不其然,在看监控的时候,一个阿姨也因为他们的态度吵了起来。是,警察从来不是服务业,起码我不是这么觉得,我也知道这次事件不能以偏概全,但如果那些神圣职业的公共人物能够对人们多一点耐心和同理心,是不是会更达到双赢的效果呢。
把这件事告诉梨子姐姐,只是单纯说一下客观事实,但没想到比较在意,认为是自己和我说太多,导致没看住行李。我也说,千万不要把这件事放在心上,我自己会处理好的。梨子姐姐也是个有自己想法的人,只不过眼下有了自己的小家庭,但她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我也说,如果之后去到我们的城市,我们一定要一起吃饭。
善始未必善终,听从内心的声音
其实,有人发现自己好久没分享生活了。应该是从我五一看完一部剧之后开始的,因为我共情能力有点强,经常看到一部剧一段时间走不出来,所以我轻易不看虐的。另外,我不喜欢和我不熟的人自以为是对我的生活指手画脚,毕竟2000多人没法一一清点分组,所以偶尔保持一定的神秘感确实是好事。
当我发完朋友圈之后,许哥也问起了我。其实,自从上次大连之旅结束之后,我们就偶尔在宛如面前提及彼此,甚至在日程上安排了。他知道我的事情之后,说有的时候觉得我一个人在外面太飘了,也没什么朋友在身边。好像大部分情况下,我还是挺靠谱的,在工作和学习上,但在生活上,和我很好的朋友,家人自不必说,都不太放心我,最可怕的是我也这么觉得。
是啊,我有时候在想,26岁了,经历了很多,但说回来,看似还是一事无成。我这不是妄自菲薄,只是站在我自己的角度对我自己的一个要求而言。要不自己全职做回老师?但回过头想想,当初放弃的原因就是因为不喜欢温水里煮青蛙,如果为了稳定,岂不是又要走回老路。就像许哥说的,只要是你自己的选择,不后悔就行。再者,梨子姐姐说,如果再给她一次机会,她一定选择多去经历。除了回到过去就能改变这一点我不苟同,我也觉得还是要折腾,只有折腾才会更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听她说了之后,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决心,就是让自己更有底了。即便没有抛出的硬币,也可以坚定地做出选择。在上海的时候,物质上相对独立,我可以一个人做很多事,所以不需要朋友,也觉得麻烦;但来北京的时候,由一开始的封闭,到后来慢慢阅读打开自己,接触不同的人,好像一段全新的社会关系,第一次让我对北京产生了留恋。
但事实上,除了人们想要的东西早被暗中标好价格之外,人和人的亲密关系也会随着时间而散去,没有什么是永恒的,不说谁不好,而是任何人之间的亲近很多时候是限定于某个时间的,就像我做老师的时候和学生们的关系也一样。所以,我希望我留在哪,不是因为某个朋友也要来这,也不是因为这个地方认识了新鲜的人。我们做的任何决定一定是基于自己内心的想法,这样走得更远。引用最近看到的一句话,“依照人的本能做事是由古至今演化而来的,它大部分情况不会说谎”。我也相信,一个人只要持续向上生长,那么等着他的也一定是向上社交。
选择就意味着放弃,但人们总是很贪心得什么都想收入囊中。比如,你想找一个颜值高的,你可能就得接受ta的花心;如果你想找个稳定的,你就要接受对方偶尔的无趣;如果你想要纯爱,就不要沉迷于暧昧的刺激中;如果你想要实现自我的价值,就尽量不要做一个“螺丝钉”,就算是,也要做个合格且差强人意的“螺丝钉”……当然,这不是绝对的,只是作为一个大前提,于我,要想追求自己想要的自由,就要面对偶尔的不稳定,因为我知道我所看到的和得到的不仅只有眼前的未知,更多的是我之回顾现在的人生的厚重感。
我的导师一语成谶,她说我走南了也闯北了。不会想接下来的旅程有多么不好,也不过度美化在一个城市的驻留,而是降低期待。在我眼里,“尽人事听天命”这个并列的结构,更多的在于前者,做好自己应该做的,再交给命运。也就是先自律再自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