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清明念先辈,传承好家风。

清明念先辈,传承好家风。

作者: 秋天望星空 | 来源:发表于2021-03-29 23:55 被阅读0次

      仲春过了,清明就不远了。

      本想今年清明节前和母亲姐姐一起回老家给爷爷奶奶扫墓,可母亲最近身体欠佳,担心她身体撑不下来,也就作罢,毕竟母亲的身体健康最重要。清明扫墓,即为"墓祭",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

      爷爷在我的记忆中,那是大名鼎鼎的英雄人物。据奶奶讲,爷爷两岁丧父,太奶奶带着他们兄妹艰难度日,爷爷从小吃够了苦,家贫出孝子,寒门出秀才,说的就是那时候的事情。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修公路、打短工,挣到钱他就捎回家贴补家用。爷爷先是在公路系统干,后来在水文站工作,最后就致力于水电事业,造福一方百姓。爷爷一生经过大风大浪,文革时期一家人被下放到附近郊县。可是他依然工作勤勤恳恳,总相信有天亮的时候。那时候,父亲和他的弟弟姊妹们年纪还小,爷爷和奶奶一直想办法供他们上学,不论男孩还是女孩。大姑直到今天仍然深有感触地说:“多亏我父母开明,不遗余力地供我上学,才成就了今天的我。”爷爷在外面闯世界,他深知一个人必须有思想、有学问,精神世界才会更丰富。每到假期的时候,父亲就带着他的姊妹去山上砍柴,给自己挣学费,那时候爷爷工资停发了,一家八口人的日子多么艰难可想而知。在这样艰苦的岁月里,奶奶总是想着法的给她的孩子们做好吃的,生活固然贫寒,但是每到晚上爷爷回来的时候,总是听到一家人的欢声笑语,爷爷常说自己一个人,能有六个孩子他是多么幸福,越是在逆境中越要有乐观主义精神。这一点传承给了父亲,认识父亲的人都说他爱开玩笑,幽默的很。在我童年的记忆中,父亲为了逗母亲开心,总是给我们讲一些他们以前的生活趣事,母亲总是又怪他又不好意思地嗔怒,脸上挂着笑容说:“去你的。”

      父亲年幼的时候,很调皮,好斗。奶奶最疼爱他的大儿,可是对他的管教最严格,从不溺爱孩子。为了耐住父亲的性子,可没少费周折。她说:“玉不琢不成器。”奶奶一辈子不识字,她的大道理都是在戏文里学的。父亲后来很骄傲地说,全县只有两个人考上大学,一个在县东头,一个就是他。大学毕业后父亲分配到其他城市工作,离家远,奶奶总是挂念他的大儿。但奶奶总说:“公家的事最大。”父亲一生都在化工企业从事生产和技术工作,不畏权贵,兢兢业业。

      爷爷奶奶相继去世已经三十年了,父亲离世也有十六年了。年少时他们的教诲时常提醒我。

      “该学习的时候好好学习,该玩的时候痛痛快快玩,不然学也学不好,玩也玩不痛快。”

      ”人要坐有坐相,站有站相。”

      “与人相处,大方一些,想人好的一面,自己就不生气了。”

      “不论干什么工作,都好好干,干到人前面去。”

      古语“百善孝为先”。一个人如果不知道孝敬父母,那又何谈热爱祖国和人民。父亲和母亲都很孝敬双亲。1984年父亲单位发了一个高压锅,记得当时是八十元左右,大部分人家都舍不得买,我们家一直舍不得用,最后带给爷爷奶奶,他们逢人就骄傲地说是他大儿孝敬他们的。

      2021年春节前,儿子在外地求学就快回来了,我打电话提醒他:“除了学习,照顾好身体,穿好衣服,千万别感冒了!”又补充了一句,“买个感冒药都需要做核酸检测,奶奶就买不成抗病毒颗粒了。”就最后我这捎带的一句话,儿子不声不响竟然为他奶奶买了15盒抗病毒颗粒。当我收到快递的时候,看着那一大箱药品,竟双眼模糊,一种发自内心的温暖不言而喻。

      每个家庭都有传承的家风家训,清明节前念亲人,回忆他们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我为自己能在这样的家庭成长,感到多么幸运。最近,《习近平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论述摘编》一书在全国发行,将继续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落地生根,推动形成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清明念先辈,传承好家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ntwh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