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知名设计师水野学是熊本熊的设计者,他每年为熊本县带来约33亿人民币收入,他在《灵感从何而来》这本书里说,灵感不是脑袋发热想出来的,也不是天生具有某种天赋,他认为灵感是一种感觉,极其普通【输入】的积累,加上贯彻始终,一步步深思熟虑之后,产生的质的飞跃。
我被这句话撞到了,这更坚定了我对积累的认知,极其普通的输入积累,加上贯彻始终,一步步深思熟虑之后,产生的质的飞跃。
写作的灵感不也是这样来的吗。
而水野学更具体地说到:积累可以理解为找范例。所以《灵感从何而来》这本书阐述的道理很简单,即要想做好一个作品,多看好作品并客观分析其好在哪里,练习多了,灵感就像肌肉一样,在你的身体里长出来,创意也一样,文字也一样。
正如王小波《用一生来学习艺术》中所说: 现在世界上已经有了杜拉斯,有了《情人》,这位作家和她的作品给我们一个范本,再写起来已经容易多了。
假如没有范本,让你凭空去创造这样一种写法,那才是最困难的事。
人活在世上,不必什么都知道,只知道最好的就够了。
如何把书的内容进行应用呢?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从写读后感开始,在写的时候,思维会一点点扩展,再联系相同类型的书籍,进行横向对比,有时,就会碰撞出新的灵感。
最好的检验办法是,把写出来的感受让大家看,也许别人给你的回馈,就能填补一下你思维的空白,而这,不也是一种写作素材的积累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