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28日,唐山地震43周年纪念日,唐山市路南区第二试验小学六(2)班雏鹰小队的小朋友们,在家长的带领下来到了迁西县喜峰口,看到了古老的长城,观赏了绿水青山,拿起了著名的抗日大刀;学习了86年前,发生在这里的,29军英勇抗击日本鬼子的事迹。虽然外面酷暑难耐,可是在这里,却不时有清风徐来。欣赏祖国大好河山的同时,小朋友们还学到了一些地理、历史知识,度过了非常有意义的一天。


喜峰口位于唐山北部的迁西县,再往北就是承德的宽城县了,小朋友们早晨6点多就开始在唐山市区集合,统一乘坐大巴赶往目的地,他们沿着建设路向北,然后上京哈高速迁西支线,很顺利的到达了目的地。
孩子们在车上叽叽喳喳,憧憬着即将到来的长城雄关。不不知不觉,两侧开始出现了绵延的山,继续往山里走,就来到了喜峰口。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孩子们有一些是第一次走进家乡的长城。现在很多孩子一到假期就和父母出去旅游,一般都去非常著名的景点,其实,在我们唐山本地就有不错的景点,喜峰口就是一个。
这里的长城有很古老的,秦统一前,燕国就在此修建城墙,抵御北部游牧民族的入侵。
现在我们在喜峰口看到的长城大多是明代修建的,长城在大山之间蜿蜒起伏,这得需要多少人力物力啊。2000年前中国人就能修建这么长的墙,现在美国想修一条与墨西哥的边境墙都很难,以前的中国人是多么的伟大啊。
我们现在被称为燕赵儿女,是因为唐山原来春秋时大部分属燕国,那个时候为了防御山戎,燕国的勇士就是通过喜峰口,当年叫卢龙塞北上,深入敌军,进行伟大斗争的。


这里不仅有雄伟的大山,还有碧绿的滦河水聚集而成的大湖。
喜峰口,山水相依,地势险要,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很多小朋友喜欢听三国的故事,都知道曹操北征乌桓的事,还知道“老马识途“的成语。
齐桓公当年从山东过来帮助燕国攻打孤竹国,很可能就经过了今天的喜峰口,曹操从南往北征讨乌桓,也可能路过了喜峰口。大家都知道的西汉名将霍去病,他攻击匈奴左贤王的路线,也有资料说,与这个关卡有关。西汉的人马通过喜峰口,往北穿过宽城,平泉,再沿着老哈河北上,就能直接攻击匈奴了。也是在这附近的山里,有的是说在现在的滦州,齐桓公的军队迷失了道路,不知道怎么回家了,在大臣的建议下,找了一匹老马,大家都跟着走,就走出了喜峰口所在的大山,到了华北平原。



这里离我们最近的战争29军用大刀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故事。
1933年,日本在侵占秦皇岛山海关后,继续向华北扩张,沿着长城,中国军人奋起抵抗。宋哲远带领29军在武器装备落后的情况下,夜间用中国传统的大刀突袭日本特种兵所在地,极大的打击了日本的嚣张气焰,鼓舞了国人的志气,1937年,在上海的麦新根据29军大刀队的事迹,创作了《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被广为传唱。

不当温室的花朵,要当飞翔的雏鹰,小朋友们身着军服,手拿抗日大刀,一起合影。不仅是看热闹,还要看门道,用眼睛看,用手触摸到的知识比书本上的更生动。








看长城,爬长城,坐船,听音乐,舞大刀,还有丰盛美味的饭啊。
学习是一种能力,能力需要培养,不仅要学书本的知识,还要从大自然中学习,从社会中学习。这次参观喜峰口,有些小朋友就会把以前学到的书本知识与看到的城墙,看到的大山相联系,这样不仅学到了新的知识,还能巩固旧的知识,孔子说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不是就是今日雏鹰小队做的吗。
这样的学习是主动的,是能带来快乐的。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们的雏鹰小分队喜峰口之行圆满的结束了,小朋友们不仅看到了美丽的山水,还了解到了身边的地理人文知识,很多小朋友都发现,原来自己的家乡还有这么好看的山,还有这么好听的故事呢。
在学习书本这本小书的同时,小朋友们也在学习自然地理这本大书,这样的活动是多么有意义啊!盼望雏鹰小队下次再举办这样的活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