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花了五六天的时间,读完了王火先生的《战争和人》这是一套书,分别为《月落乌啼霜满天》《山在虚无缥缈间》以及《枫叶荻花秋瑟瑟》,每一部为一个完整的故事,三本书既有联系又有独立之处,每一本都让人意犹未尽,回味无穷。
这本书的封皮十分朴素,暗红色的表皮右下角仅印着四个银色的大字,战争和人。底下标明了作者和出版社,如此低调但也遮不住光芒万丈的故事内容。故事以童霜威为主线,讲述了八年抗战下国民政府官员腐败,贪婪,制度的腐朽自己在如此环境下人民群众生活的艰难,南京大屠杀,上海孤岛,河南1942,桂林大火等等。炼狱一般的时代让中国人民遭受了多少苦难,饿殍遍野,野狗吞食人的尸体,买卖儿女…人间惨剧在那个时代每日都在上演。
在前面我也写了一些自己的感想,但当我读完这三本书让我有了很多别样的想法,就像爱丽丝梦游仙境一样,无论我的思绪穿越到任何时代,但当我合上书又是和平日一样。但脑海中的经历又不一样,真想像童霜威一样找出两句诗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可脑袋却空空如也,只能一声叹息,感慨自己学识浅薄。
读书时有很多想法,少时,读书完全是被书中的故事所吸引,只想知道有什么新奇的东西吸引着自己,后面会发生什么?最后怎么了,看这本书的时候我也一样,王火先生创作了近十年的作品我只花了六天就全部读完,可谓是囫囵吞枣,只想知道故事发展,完全忽视了里面大量的景色渲染,心里描写以及大量的诗词,王火先生似乎对诗词很有见解,诗词的信用信手拈来,尤其是第二部《山在虚无缥缈间》,童霜威被困孤岛,心情苦闷,后被谢元嵩陷害被外界误以为他参加了伪国民政府,他不愿当汉奸,当卖国贼被76号软禁到寒山寺,他只能寄情与诗词佛经之间,在第二本书中有大量的诗词出现,让我对王火老先生的诗词文化敬佩不已。
书中所描写的八年抗战与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的不一样,新中国成立以后,无论是影视中还是文学作品中,大多以敌后我党的角度去观察抗战,但这本书是以一个有爱国之后的国民党政府官员角度去写,更是揭露了国民党政府的无能与腐败,这样的党和政府走向灭亡是必然的。河南大灾,饿殍遍野之时,汤伯恩还在四处敛财,被人民称为“汤灾”,隐匿灾情不报,强征暴敛,无恶不作,然而却和当局有着千丝万缕的裙带关系,谁也不能扳倒他,童霜威从河南带回来十几种农民所吃的掺有沙子树皮稗草等粮食的八宝饭,讲述了自己亲眼所见的悲惨世界,却被毕鼎山说,可能是有些灾情,但并不是所有地方都这样,灾情也不是很严重而敷衍了事,让他深深感慨此党无望。
也正因为值此一遭,童霜威的思想开始发生巨大转变,蒋介石当局的无作为,自己对人民群众的残酷镇压,让青年们的思想发生巨大转变,童家霆在学校与校方抗争食堂贪污实践取得了巨大的胜利,逼得校长让了步,然而他们还是太年轻了,没有预料到斗争如此残酷,校方为了定他们的罪不惜用学生生命做代价,给学生的饭里下砒霜而诬陷抗争的带头人,窦平因此惨死牢中,另一位同学被判了九年,他由于父亲的缘故被开除并拘留一周,章老师和另一位同学被暗杀,瞧瞧,那些人为了自己的权利,牺牲了多少人的性命。
重庆特务横行,人人自危,特务如明朝的西厂一般,无孔不入,甚至你吃了什么饭,买了什么东西他们都一清二楚,让人不寒而栗。军队中人人都在贪污,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着想,南京失陷前,童军威已经要誓死保卫南京,然而守南京城的将领们在准备跑路,管仲辉或许不明白童军威为什么要执意留下守这座谁都守不住的南京城,童军威也不明白军方的命令为什么朝令夕改,早上说要死守,下午就变成了撤退,正因为军人的撤退,造成了南京大屠杀的惨剧。
唉!1937年到1945年,那个苦难的中国,那个满目疮痍的华夏,如同一个垂暮的老人,苟延残喘的跟着历史的脚步无奈的前行着,到底是走向死亡还是凤凰涅槃,不敢想象!
书虽然已经读完了,但是大脑还停留在那些岁月,前些日子有幸去了现在的南京,高楼林立,新街口一片繁华,夫子庙人头攒动,秦淮河碧波荡漾,与书中所描述的破败,毫无生气的南京城不可同日而语,鸡鸣寺的红墙,玄武湖的荷花,都领略了一二。如果我在读这本书之后去的,心中可能感慨更多,幸好自己生在了新中国,才会有了今天的美好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