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新冠疫情在继续。出入公共场所都要量体温,用非接触式红外线体温计对准额头测量,戏谑“对脑门一枪”。
保持恒定的体温,是保证新陈代谢和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体温是物质代谢转化为热能的产物。
正常人的体温是相对恒定的,它通过大脑和丘脑下部的体温调节中枢,调节和神经体液的作用,使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在正常生理状态下,体温升高时,机体通过减少产热和增加散热来维持体温相对恒定;反之,当体温下降时,则产热增加而散热减少,使体温维持在正常水平。
在健康状态时,如饮食正常,衣着适宜,人体的体温一般是比较恒定的,即保持在37℃上下(大致介于36.2℃~37.2℃),而不因外界环境温度的改变而变化。
斯坦福大学的医学院团队发布了一个研究成果,发现自19世纪以来,成年人的平均体温在持续下降,不到200年间下降了0.4°C,从37°C降到36.6°C。近年来。许多科学家认为人类体温在不断下降,37°C已经成为历史。
体温降低意味着什么?
众所周知,体温是和基础代谢率挂钩的,体温每上升1°C,基础代谢率会提高13%。体温过低,可能意味着代谢不好。体温高时血流速度快,白细胞就能更加迅速地发现体内异常,把病原体扼杀在摇篮里。反之。基础代谢率低,体温下降,血流速度放缓,白细胞的工作效率也随之变低。慢慢悠悠的白细胞很难在第一时间发现异物,即使发现异物了。也很难迅速召集其他白细胞来消灭异物,导致机体容易感染病毒和细菌,引发疾病。
此外,白细胞不仅能抵御外部病毒和细菌的攻击,还能监测到体内的癌细胞,及时把癌变细胞杀死。良好的免疫系统,对外可以快速识别和清除病原体。对内可以及时监测并杀死癌细胞。因此,如果体温降低,免疫系统反应迟钝、消极怠工,病毒、细菌、癌细胞就都有了可乘之机。
那现代人为什么体温降低了呢?
现代人主要是缺乏运动,基础代谢下降。能量消耗就会减少。据统计全国体温稍微高一点的人群就是喜欢运动的人,特别是健身教练。他们平均温度比平常人高出0.3°C左右。一般在36.8°C或者36.9°C左右,无限接近于37°C。这就说明一般喜欢运动的人体温都会高于常人。
如何把体温维持在正常值
找到了原因,也就明白了方向。首先是加强运动。提高自身的肌肉质量。其次是调节日常饮食,增加能量摄入,保证膳食均衡。张文宏医生说要保证蛋白质的摄入,膳食结构中要包含肉、蛋、豆(大豆)、奶(牛奶),看来(纯粹的)素食并不是一个好主意。然后是不要滥用空调,尤其是不要让空调太低。
当下是春天了,冬天里我们一班冬泳爱好者的共同体会也是寒冬中不只是鼓起勇气下水,上岸后迅速地采用晒太阳、穿衣,喝热饮等各种办法恢复体温,感觉好爽。
刚才去洗车,门口量得我的体温是36.5°C。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