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纳,这个词我们经常说,也经常听别人说,那我们有没有仔细想过怎么样做算做是“接纳”呢?为什么要“接纳”?
在我看来,接纳是一个行为,这个行为的产生基于一种心态、心行,而心态来自于观念。也就是说要做到接纳,你首先要有正确的看待事物的观点和认知。
如果我们只一味地去想我要做到接纳,你是做不到的,接纳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转态,就像泉水从泉眼中流出,没有任何阻碍,也没有任何勉强。
年轻的时候,我曾痴迷读一本书——《卡耐基成功之路》丛书,它教导人们改变思想,完善行为。我读得很认真,那些技巧在处世未深的我的眼中每一条都闪着金光。然而,我学会了吗?没有。
这件事,让我认识到有很多的书是在教我们“术”——技术,技能,知识,而不是“道”——观念,更无法让你真正做到。
这就造成了一种局面,你在心里念了一万遍“我今天要做一个情绪稳定的中年人”,而孩子拿着期末成绩单出现在你面前时,你又又又一次没有忍住?你又又又没有接纳。
《心才是幸福的关键》关于接纳,它讲述了三个观念:无常、因缘、因果。当你深度理解了这三个观念,通过对心的训练,你就可以做到,并且为自己感到骄傲,这种成就感,绝不亚于你在事业上的任何成功。
孩子这次考的不理想,不代表他永远考不好,也不代表会越来越差。这是可以改变的,将来可能会变好(无常观念)。
孩子成绩不理想,受诸多因素影响和推动,比如天赋,有些人擅长读书,有些人不擅长,再比如孩子生长发育的程度,有些花开得早,有些花开得迟一些。这些共同形成了这个结果(因缘观念)。
此外,孩子是否努力了?家长的责任尽到了吗?学习方法对不对?有很多原因会导致成绩不好的结果(因果观念)。
如果你对这个问题思考到这个层面,那么你还能轻易地生气和怨天尤人吗?
这就是接纳。从观念的改变,到心态的形成,最后产生一个接纳的行为结果。
祝大家都能自在欢喜,与自己好好相处,和他人好好相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