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录*二三书单*
01 阅读《生命3.0》
02 书单图片:豆瓣网
03 书单来源:【一年300本】
《生命3.0》人工智能真的是当下热到不能再热的话题了。
《生命3.0》这本书将是你人工智能时代的思考利器。此书对未来生命的终极形式进行了大胆的想象:生命已经走过了1.0生物阶段和2.0文化阶段,接下来生命将进入能自我设计的3.0科技阶段。
作为人工智能领域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马克斯·泰格马克在自己的最新著作《生命3.0》中探讨了“超级智能AI”的潜在影响,包括机器与人类的融合、社会结构的改变,以及像仁慈的国王一样监视其创造者的算法。
迈克斯·泰格马克,他是一位顶尖的物理学家,平行宇宙理论研究权威。作为麻省理工学院物理系终身教授,《科学》杂志“2003年度突破奖”第一名获得者,泰格马克擅长用物理学思维解决各种跨界难题。
F1.关于AI的争议
1. AI到底什么时候才能达到人的智能水平,乃至于超越人类?
2. AI对人类来说,到底是好事儿还是坏事儿?
F2.生命3.0意味着什么?
回顾我们这个宇宙的历史,生命的形态是从简单到复杂。
生命的三个阶段生命1.0(生物阶段):靠进化获得硬件和软件(40亿年前出现);
生命2.0(文化阶段):靠进化获得硬件,但大部分软件是由自己设计的(10万年前出现);
生命3.0(科技阶段):自己设计硬件和软件。
(哺乳动物算是生命1.1;今天的人类算是生命2.1;未来的“强人工智能”就是生命3.0。)
三类生命生命3.0 将于何时出现?福兮祸兮?
关于这两个问题,除了卢德主义者(盲目而激烈地反抗一切新技术)之外,值得认真对待的三派分别是:数字乌托邦主义者、技术怀疑主义者、人工智能有益运动支持者。
技术不是坏事,技术也不是好事;技术是我们做事能力的放大器。技术越强大,我们就能做得越好,也能做得越糟糕。可以乐观地认为,只要我们在科技日益增长的力量和我们管理科技的日益增加的智慧之间的竞争中获胜,我们就能创造一个真正令人振奋的高科技未来。
而问题所在,就是要赢这场比赛。我们曾经发现了火,搞砸了很多,然后发明了灭火器。所以,人类一直以来的策略就是从错误中吸取教训。
F2.人工智能时代,人类将何去何从?
“生命”“智能”这些词究竟指的是什么?
作者列了一张挺长的表,用简明的语言界定了他所理解的与人工智能话题相关的常见概念。他建议把定义下得宽泛一些,以避免“人类中心主义”的偏见。
比如“生命”,在他的定义中,指的是“能保持自己的复杂性,并进行复制的过程”。
伪争议(对人工智能的理解误区)一览:
人工智能的理解误区泰格马克把简单的动植物称为“生命1.0”,能生存、繁衍,仅此而已;“生命2.0”能学习新技能、改变世界观、创造文明,会“设计自己的软件”,人类就是“生命2.0”;“生命3.0”能同时改变自己的软件和硬件,能学习和发展,还能设计自己的物理形态,它尚未出现,但可能已在路上。
脑洞大开的《生命3.0》,告诉你,当超过人类智慧的人工智能出现时,人类将何去何从?
乐观派认为,智能机器将会是人类最大的福音,一旦智能技术成熟,我们每个人都将成为新时代的“奴隶主”,在智能机器奴隶的伺候下,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帝王般生活。
悲观派则认为,人类在智能领域不断寻求技术突破,是一种玩火自焚的行为,在某一瞬间,会在我们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发生权力反转,当下以造物者自居的人类将会成为自己的最后一项发明——超级智能机器——的阶下囚或牺牲品。
两种论调的主要争议点集中于“智能机器是否会产生意识”上,但是,泰格马克在书中指出,这种思考方向是错误的。
因此,泰格马克最后呼吁到,人类在规划未来的前进方向时,不仅要考虑自身生命的意义,还要考虑宇宙本身的意义。
相比于智能的未来,意识的未来才更为重要,因为意识是意义之所在。
·Be funny Be free·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