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里讲的是孩子的人际认知,通俗地讲就是社会能力,主要指解决冲突的能力和跟人相处的技巧。
父母想要纠正孩子的错误,应该表达自己的感受,像是“你这样做让我很伤心”,而不是单纯地指责孩子。
孩子之所以做出不好的行为,比如打人、不听管教、撒泼耍无赖,其实是因为,他们没办法通过思考来解决问题。
于是,他们用不好的行为来宣泄情绪,引起别人的注意
作者告诉我们,碰到问题,别忙着责怪孩子。问题的重点,也许不在于孩子犯了什么错,而是大人和孩子关注的并不是同一个问题。
这本书里有个例子:老师告诉妈妈,孩子在幼儿园抢玩具。一般妈妈会先跟孩子说,要学会分享,要团结友爱,不管怎么说,抢玩具总归是不对的。
就跟很多明事理的父母一样,她先看到了孩子做得不够完善的地方,并且急于把重要的美德灌输给孩子,也就是我们听得耳朵都要起茧子的名言:“我是为你好”。
但是其实这件事是有原因的,比如可能是孩子先把玩具借给了小伙伴,但小伙伴不肯还给他,他就用蛮力抢回来了。
所以仔细想想,妈妈关注的问题并不是这件事情最主要的原因,也不是孩子最在乎的事。
站在孩子的位置思考一下,他觉得:我已经把玩具借给小伙伴了,这就是分享了。问题的重点是,他不遵守规则,不肯还给我。
而妈妈的说教根本没有考虑到孩子的情绪,只会让孩子更加委屈。
所以,当父母觉得孩子不听话的时候,不妨换位思考一下,孩子关注的重点是什么。这样孩子也会知道,父母愿意倾听他们的感受。
书中还强调孩子的参与,让孩子来学习技能,而不是让父母学技能。
父母的教育方式当然重要,但有句话叫做“师傅领进门,修行靠自身”,父母在最开始要积极地引导孩子。
然后,随着孩子思考能力一点点的增强,父母的引导就可以越来越简单,直到孩子能够独立解决问题。
就像学骑自行车,刚开始的时候,父母在后面扶着,最后总归是要放手的。如果孩子还是稳稳地没有摔跤,那么教育就成功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