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蒂夫·乔布斯说:“做伟大的工作的前提,是你喜爱自己所做的事情。如果你现在还没有找到,那么继续找,不要停。只要是内心向往的东西,你就会找到。这和任何美好的爱情一样,随着岁月的流逝只会渐入佳境。所以继续找,直到你找到,不要停。” 昨天看有关前思科公司中国总裁林正刚的一篇访谈:“林正刚以自己经验为例,告诫年轻人说,懒惰的人只是没有找到自己喜欢做的事。所以年轻人不要灰心,要有耐性,要给自己时间成长,要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情,也会变成工作狂。” 也就是说,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其实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史蒂夫·乔布斯说:“我很幸运,因为我很早(20岁)就找到了自己爱做的事。”但普罗大众并不都具有这种幸运。所以,就需要不断寻找,其实也是一个不断认识自己的过程。 首先,他强调:“每个人有天生的爱好,这个人生在世界上必有一样东西不同于其他人。”而且,这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你天生有这个爱好,你不能说这个爱好不好,换一个爱好。这是不可能的。 “最重要的父母的责任是把孩子本来具有的东西给挖掘出来。假如说你本来是个煤矿,你妈非要把你搞成金,相当累,最后搞不成的,你把煤放到煤的用处的时候就很好,你本来是铜非要弄成银很难。父母应该帮助孩子找到这个东西。” 第一步就是见识,用见识来刺激自己,这是一个匹配法。比如,把某一个工作摆在你面前,你会有一个很自然的反应,满意或不满意,兴奋或不兴奋。如果对某一个工作一见钟情,那很有可能是你喜爱的工作。 但并不一定。还需要经过第二部,就是所谓的探索性体验。有些人看着公务员挺好,觉得很满意也很兴奋,但真正做了公务员,会发现自己很不喜欢。所以,需要通过探索性的体验来验证,找到真实的匹配。 “到了第三步之后,我们有的时候即使你看到一点东西的时候,不见得是你真正非常得意的,有的时候看完了之后对两个东西都有兴趣,这个要我们做一个选择,刚才我们这位同学讲到的责任。实际上一件事情虽然我们说我们需要的是追求快乐的,但大部分的事情不是以快乐为开始的,我们适应一件事情的时候有不适感,我们做任何一件事情都有不适应。创业的前五年,什么叫创业者?不是正常人的过法就叫创业者,创业者是失败率非常高,但即使失败我也愿意干的,是这种行当,但你只要快乐的行当,是投机者,投机者要么打赢要么打输,对大多数人说,要培养一定的耐受力,做一件事情要有投入感,并不是光想得到,如果你在学习社会实践选了两三个的机会,你要工作一段时间发现能不能累积出相当的成就感,或微妙的创造感。 上面说的三部曲都是比较原则性的。在实际寻找喜爱的工作的过程中,可以这样做:就是多做些事。多做些事,可以通过三个途径:一、不断跳槽,这个成本会比较高;二、正常上班但业余有兼职;三、如果在一家比较大的公司,有个样的活,就多干。这是最理想的情况。 袁岳说:“你一定在早年的时候,不能太疼惜自己,你要习惯小时候一定要给自己加压,加压到自己受不了,然后再减。早年中间所谓的超载,或者加载,目的是让你在尝试不同东西的中间找到你比较喜欢的那个,因为一开始只选一件东西,以后你不知道这件东西喜欢不喜欢,干了时间长了,觉得反正我只会干这个,马马虎虎干这个,你接触过若干件事情,你会找到我喜欢干的事情,以后你在喜欢干的事情上再多干一点。”所以,多做些事有两个好处,就是有可能发现自己喜欢的事,同时能够承受压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