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古诗词复习

古诗词复习

作者: 燕勇来 | 来源:发表于2022-03-16 14:17 被阅读0次

炼字

1.“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中的“生”和“入”用得精妙,请结合诗意简要赏析其妙处?《次北固山下》

        “生”和“人”都采用了拟人手法,将“日”和“春”人格化,赋予它们人的意志和情思,在描述自然的时序更替中,景中含情,景中寓理,给人积极、乐观向上的力量。

2.杜甫写诗“语不惊人死不休”,请从炼字角角度简析“会当凌绝顶”中“凌”的妙处。《望岳》

        “凌”有“升、登”之意。表现出诗人登临的决心和豪迈的气概,贴切传神。

3.清结合诗句“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谈谈你对“莫笑”和“足”字的理解。《游山西村》

        “莫笑”二字道出了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足”字是足够,充足的意思,表达了农家款待客人尽其所有的盛情。这一联呈现了丰收之年农村一片宁静、欢悦的气象。

4.请对“山随平野尽”一句中的“随”字进行简要赏析。《渡荆门送别》

        “随”:跟随。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富有情味地写出了山随着平野的出现而逐渐消失的景象。

5.请赏析“城春草木深”一句中的“深”字。《春望》

        “深”字写出国都沦陷后,城池草木茂盛的样子,体现战乱后的长安城乱草遍地,林木苍苍,借以反衬人烟稀少。以景写情,一个“深”字,令人悲情顿生,渲染了一种悲凉的气氛。

画面描写

1.描述颈联“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呈现的画面。《望岳》

        示例:山中的云气,层出不穷,在胸中荡漾;定睛凝望,鸟儿飞归,眼眶也似乎要裂开。

2.描绘“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画面。《游山西村》

        示例:山重峦叠嶂,水迂回曲折,正怀疑前面没有路可走时,眼前却豁然出现一缕炊烟,花明柳暗掩映之下的村庄出现在眼前。

3.请你发挥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所展现的画面。《使至塞上》

        示例:广阔无垠的大漠上,烽火台上燃起的一缕烽烟直上云霄;黄河如带,一轮落日孤悬于地平线之上,显得又大又圆。

4.本诗额联化静为动,富有动感,历来为人们所称道,请用优美的语言描述该联展示的画面。《渡荆门送别》

        示例:远远望去,绵延起伏的群山随着一望无际的平原渐渐消失,江水奔腾直泻,仿佛流入荒漠辽远的原野。

5.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展现的画面。《满江红(小住京华)》

        示例:天高气爽,篱笆下菊花盛开,一地金黄;秋风拂来,暗香盈袖,秋天的容颜像擦拭过一般明净。

句子赏析

1.青年杜甫曾过了一段“裘马轻狂”的漫游生活,其诗作也洋溢着一股蓬勃向上的青春朝气。请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为例进行赏析。《望岳》

        句子运用典故,化用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句子,既表达了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决心,又抒发了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壮志。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气概和远大抱负。

2.额联“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耐人寻味,请从修辞的角度作简要赏析。《使至塞上》

        颔联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以“征蓬”“归雁”自比,抒写了诗人漂泊无定的内心感受,表达了思乡的情怀,也透露了被排挤出朝廷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3.请对颈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作赏析。《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用“沉舟”“病树”比喻自己的不幸遭遇,用“千帆过”“万木春”表达积极乐观的心态,暗示报效国家的思想感情。同时蕴含着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

4.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

        示例一:运用比喻,将拉满的弓比作满月,勾勒了一个挽弓劲射的英雄形象。

        示例二:运用“射天狼”的典故,抒发了词人渴望杀敌卫国的豪情壮志。

5.简要赏析“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满江红(小住京华)》

        示例一:引用白居易《琵琶行》“江州司马青衫湿”的典故。抒发了词人走向革命前夕的苦闷、知音难觅的悲伤、对自己前途的担忧。

        示例二:直抒胸臆。抒发了词人走向革命前夕的苦闷、知音难觅的悲伤、对自己前途的担忧。

内容理解

1.本诗颔联和颈联是从哪两个方面描写山西村的?《游山西村》

      优美的自然景色;淳朴的乡村民俗。

2.诗歌中哪些景物体现了早春的特点?《钱塘湖春行》

        水面初平、早莺、新燕、春泥、乱花、浅草、绿杨。

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是广为流传的佳句,人们会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引用它?为什么?《行路难(其一)》

        示例一:在处于困境或遭遇挫折时。因为这句话可以用来激励自己或别人,战胜困难,坚定信心,鼓起前行的勇气。

        示例二:在想要奋起前行、追逐梦想时。因为这句话可以用来鼓舞自己或别人,坚定信心,扬帆起航。

4.有人说“归雁入胡天”中“归雁”是作者自比,你同意吗?请说明理由。《使至塞上》

        同意的理由有两个方面:一是作者身处“胡天”,二是作者出使边塞实际上是被排挤出京城,情境上如同“归雁”,传达出漂泊无定的内心感受。

        不同意的理由是认为此句是实写,是作者所见。当然两个方面兼顾也可以。

5.请你联系整首词的内容,说说将军和征夫为什么会有“白发”“眼泪”?《渔家傲·秋思》

        有“白发”是因为戍守边疆时间长,有“眼泪”是因为思乡心切。

6.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一作‘随风’)直到夜郎西”,与本诗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现的都是对朋友的深厚情谊。请你结合诗句内容,简要说明两位诗人各自是如何抒发内心情感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示例:李白把明月看成通情达意的使者,托明月将自己的担忧、关怀带给友人;王勃认为,情谊深切的朋友,即使天各一方,也如近在咫尺,以此抒发内心的情感。

7.宋代胡仔《苕溪渔隐丛话》评价本词:“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请从本词蕴含的人生哲理或作者表现的情怀作分析。《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以咏月为中心表达了游仙“归去”与直舞“人间”、离欲与入世的矛盾和困惑,以及旷达自适,人生长久乐观和美好的愿望,极富哲理与人情。立意高远,构思新颖,意境清新如画。最后以旷达情怀收束,是词人情怀的自然流露。这首词仿佛是与明月的对话,在对话中探讨着人生的意义。既有理趣,又有情趣,很耐人寻味。

思想感情

1.请具体分析下面句中作者的情感变化。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花落去”表达了作者对春花消逝的怜惜和无力挽回的无奈之情;而归来的燕子似乎给作者带来一丝喜悦;但物是人非,作者独自徘徊于“香径”,越发孤寂伤感。

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两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行路难(其一)》

        这两句诗充满对实现宏大理想的坚定信念:表现诗人积极进取、执着追求的豪迈情怀。

3.“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满江红(小住京华)》

        抒发了作者决心比超男子,渴望投身革命、匡国济世的思想感情。

4.“生子当如孙仲谋”一句运用典故,表达了词人什么情感?《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①对英雄的仰慕之情;②对南宋朝廷主和派的愤慨之情;③渴望收复失地的爱国之情。

5.《唐宋诗醇》评价李白诗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有“语近情遥”之妙,本诗三、四句也有这样的特点,请谈谈你的理解。《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三、四句中既有对老友遭遇的深刻忧虑与同情,对老友长途跋涉的担忧,也有对当时现实的愤慨不平,有恳切的思念,也有热忧的关怀,还有对友人孤独前行的深情安慰。

6.《过零丁洋》中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千古名句,试分析这两句表达的思想情感。《过零丁洋》

        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并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语调显示了诗人坚定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

写作手法

1.古人说:“凡景语,皆情语。”请结合这首小令的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天净沙·秋思》

        这句话表明作品运用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寄情于物)的写作手法。如这首小令通过“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等“景语”,表达游子孤寂(凄苦、愁楚)的“情语”。

2.《而庵说唐诗》评价本诗时说:“‘大漠’‘长河'联,独唱千古。”请从语言和表现手法两个方面赏析其“独绝”之处。《使至塞上》

        ①赏析语言:“直”表现孤烟之高,于荒凉孤独中透着挺拔雄伟,写出了塞上景色苍凉雄浑的特点:“圆”表现落日之低、之圆,写出景色壮阔、温暖的特点。②表现手法: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诗人以传神的笔墨刻画出了神奇的塞外风光,表现了诗人苍凉孤寂的情感。

3.重章叠唱是《诗经》典型的艺术特色,请简要分析这首诗重章叠唱的表达效果。《蒹葭》

        全诗三章,采用重章叠唱的形式,一唱三叹,节奏鲜明,旋律优美,而且还显示了主人公情感的逐层加深,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4.“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两句诗,使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理?《行路难(其一)》

        示例:用典(或运用典故),表现了作者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心理。

5.词的上片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虚实结合,实写词人醉后灯下“看剑”,虚写“梦回”军营生活及“点兵出征”的场景。

相关文章

  • 古诗词复习(一)

    古诗词该如何复习更有效? 今天正式复习古诗词。课堂上,当我把这个问题抛给学生的后,让学生说。 生1:背诵,会默写;...

  • 周迭代计划,第63周

    本周计划 古诗词背诵+复习营销人相关内容

  • 古诗词复习

    炼字 1.“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中的“生”和“入”用得精妙,请结合诗意简要赏析其妙处?《次北固山下》 ...

  • 寒假下半期+下学期+暑假学习规划

    语文: 寒假: ①复习七、八年级所有古诗词 ②背诵老师发的课外古诗词 下学期: ①背诵完九年级所有古诗词 ②刷《一...

  • 【教学日记】83:补作业

    2019年5月27日星期一,晴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5首,其实在上学期就完整复习过一次了。今天继续复习古诗词。 我们...

  • 且思且行 且行且思

    —一节口语交际复习课的思考过程 要讲一节复习公开课,改讲什么呢?是专项复习字词,复习古诗词,还是以单...

  • 且思且行 且行且思

    —一节口语交际复习课的思考过程 要讲一节复习公开课,改讲什么呢?是专项复习字词,复习古诗词,还是以单...

  • 课堂录之古诗词创意写作

    课堂录之古诗词创意写作: 六年级下册有个古诗词专题单元,共收录了十首古诗词,上周复习完功课,我布置了作业:把这些古...

  • 周迭代计划,第68周

    本周目标 1.看 营销人 相关内容 2.复习古诗词

  • 听小语一下《猜字谜》

    课前三分钟,生分享朗诵古诗词。 一、复习导入 二、介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古诗词复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ojpd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