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小雨纷纷。雨淋过的石碣,清新,透彻。这样的季节,我想,不适合伞。犹如,这样的时节,无需掩饰记忆和哀伤。
去年的这个时节,带着外甥去爬山,快到山顶的时候,我已感觉精疲力尽,而外甥执意要爬到最山顶。指示牌上写着,那里有一个人的墓。大概是个不算出名的人,反正我是不太记得是谁的墓了。一个清扫垃圾的老大爷说,上去也没什么可看的,因为常年失修,大概墓碑都看不清楚了。我将就着爬到山顶,顶上的墓确实凌乱。外甥忽然问我,人死了,为什么要立个碑?我告诉他,立碑是为了让后人好记得他。他问,那我爸爸为什么没有碑? 我竟然无言以对,因为,我不知道如何跟一个8岁的孩子讲27岁就离去的他的父亲,为什么没有墓碑。我只得告诉他,孩子,他的碑在我们心里,只要你心里记得他,即使没有墓碑,你也不会忘记,你也能找到他。孩子很坚定地点点头--“嗯”。我抬眼望远方的山峰,那天的雾也蒙蒙,我的眼也朦胧,而,这是我们第一次,再谈起逝去的人时,没有哭泣。我想,这就是一种告别吧。
告别他,让他的灵魂安息,告别那个放不下的叫做自己的我们,让他以另外一种方式存活于此世。告别,不是为了忘记,而是,默默的铭记,并以此找到生命延续的意义。
我曾经无数次跟一个裹着小脚的老太太告别。她总喜欢拄着拐棍,站在老屋门前的小路上,跟我一次次挥手告别。我的印象中,家乡的小路总是那么泥泞,以至于爸爸给我买的二手大梁自行车,总是被塞的走不动路,姥姥总是给我找个木棍,一路骑一路戳泥,我才能走到几里开外的公路,而姥姥,那目送的眼神,似乎总能穿过泥泞,一直在我背后。直到有一天,告别,成了永别。我那时候并不懂得,只知道一味的哭泣,而当我慢慢长大,身边越来越多的人离去,我逐渐的明白,原来,人生就是一次一次的告别,只不过有些是短暂的,有些是永恒的。告别,是成长的脚步,它虽然疼痛,但,它是人生路上,不得不完成的蜕变。
人生有多少次相遇,就会有多少次告别。
每个人,从一出生,就已开始告别。
我们呱呱坠地,脱离母体,是为了新生;我们背上行囊,告别家乡,是为了远行;我们擦干眼泪,告别脆弱,是为了成长。告别青涩,是为了成熟;告别畏惧,是为了勇敢;告别过去,是为了重新开始;告别今天,是为了更好的明天。我们就这样,在一次次的小离大别中,在经意不经意之间,在相遇,告别,告别,相遇的轮回里,长大。最终,长成了你曾经告别的那个人的模样,轮回到你初到世界的那一刻。
有多少次相遇,就有多少次告别著名作家曹文轩说:“文学写了上百年,上千年,其实做的就是一篇文章---生离死别”。文学写的即是人生,人生即是生,离,死,别。生是别,离也是别,死是别,别亦是别。生离死别,涵盖了人生之酸甜苦辣,喜怒哀乐。人生有它,才可谓完整。
徐志摩说:“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愿每个人能如诗人般坦然与洒脱。
因为,人生,有多少次相遇,就有多少次告别。而告别,最好的方式,就是,好好告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