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二晚上,独自一人去看了这部电影,自己去看是不想旁有人打扰我思考。
电影内容邓超饰演的父亲是一名建筑设计师,因设计的大桥坍塌入狱,错过了自己儿子6年的成长时光。出狱后,陪伴儿子一点点进步,把儿子培养为一名出色的航天员。
电影成不成功,我不评价,毕竟不是专业领域。但作品的确带给人一些思考。
1.世界上有趣的职业那么多,一定要选择自己喜欢的职业。
父亲告诉儿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无论什么时候,一定要选择自己喜欢的职业。儿子喜欢航天,父亲会陪着孩子逃学去看航天展;在教导主任意味深长乞求他不要考飞行员时,他毫不犹豫的拒绝了,只因为父亲告诉他,要选择自己喜欢的。
2.教育在于多元而不是成绩拔尖。
当儿子的作文未按照正常模式书写而被打了0分,父亲让儿子当着众人面阅读后,重新获得了受教育的权利(因父亲与教导主任打赌)。这也反映了应试教育的弊端,教导主任坚持培养成绩优秀的学生,而忽视了其他孩子更多的可能性。这也是中国现在正在进行的教育改革,尊重学生的多样性,发掘孩子的可能性。
3.父母的自我认知是否会给孩子带来正面认识。
当孩子因为害怕父亲的事件会影响到自己的前途时,选择跟父亲开口,让父亲放弃上诉。看到这时,心里是揪着的。
但想一想孩子之所以会做出这样的选择,也不能说跟父亲的教育没有关系。父亲在身体力行的告诉孩子,做事要一直想,一直想,想各种办法,只为了自己的目标。这点孩子做到了,而且是一名很优秀的航天员,但是当他向父亲提出放弃起诉的要求时,我觉得他的父亲在人格教育上是否是成功的,我认为是失败的,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可以从别人身上剥夺权利这样的做法,的确是不对的。
教育是一个大的话题,但是又贯穿于生活的点滴。
那我需要思考的就是,如果我的学生在家庭教育这块是缺失的话,我应该怎么帮助他?
我不确定自己是否可以影响我的学生们都可以成为一个内心充足而又快乐的人,但我会努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