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想好好拜读这本因为争议而出名的书,无奈越读越反叛!
翻看目录,先看《梁龙的面子和王菲的里子》,觉得他的分析很有道理。的确,一个人如果过于依赖外在的评价,内心没有坚定的核心自我,容易受外在评价的影响,自然容易出现心理问题。他分析我们处处要孩子听话,做懂事的孩子,是教育的失败,因为听话教育不容易让孩子形成核心自我。
这个观点让我纠结,可能与我儿子这段时间的表现有关:他说英语听力太简单,所以在大家都听的时候做阅读理解,他嫌物理老师讲得不好,上课独自预习。我知道这种自作聪明自以为是的做法不好,可是他觉得“听真是浪费时间啊!”已经不是小孩子了,总不能专治的强迫,本来这段时间亲子关系就岌岌可危。
幸运的是他的班主任唐老师是个负责认真的女老师,找他谈心后,他才端正了自己的观点。
一边在心里感谢唐老师,一边在考虑:“不听话”“坚持自我”就真的能形成“核心自我”吗?这样的“核心自我”就真的能在以后的生活中,有定力的面对风吹雨打吗?
我不质疑他的“核心自我”,但我质疑不对孩子进行听话教育就能形成核心自我这个关键的做法。
关于批判“中国式好人”,更让我对他的品性产生质疑:难道顾及他人,宽容忍让,集体观念这些美好的品质,都是内心疾病产生的源泉?如他所举的例子,学生的父亲兄弟好几个,但是他自己赡养父母,父亲老了,想让他继续赡养老人,他让学生骂一句“滚”发泄心里不满,就不的心理疾病了吗?独自赡养老人的具体内幕是什么?不闻不问?助教对骂了他一句的教授,霹雳啪啦回骂半小时,就赢得了教授的尊重和赞赏?我只能呵呵呵了。
算了吧,一篇一篇和人家“大师”辩论自不量力,但是,我保留我的观点。
我愿意做“中国式好人”:宽容忍让,讲究孝道,考虑别人。因为我心甘情愿,真诚向往,所以,在做的同时,我的心里从不阴暗。
只有内心灰暗没有自信的人,才打着所谓心里咨询大师的口号,攻击别人的好,掩饰自己的卑劣。
装着做好人,装着装着,悟着悟着,修炼着修炼着,你就真的坦然的做一个好人了。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智者不断的与人性的弱点斗争,赢得越多,内心越充满光明。只有愚者才会一边为自己的自私狡辩,一边指责好人,似乎好人跟从他了,他就赢了。
好在,这种把戏让人笑着看穿。
下架就该!复出才没道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