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做一个有礼貌、懂事的孩子,尤其是中国作为礼仪之邦,但是一些中国式的礼貌,对孩子的成长却是有害的,讲礼貌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更是自我修养的体现,但并不是所有的礼貌都是正确的。
【1】逼孩子打招呼
在外出或者是见到长辈时都要问好,这是最基本的礼貌,也是最基础的社交礼仪,也是需要掌握的一项技能,但是很多人为了培养孩子的这些礼貌,会逼迫孩子打招呼,但是往往会事与愿违,尤其是在叛逆期间的孩子。
【2】大孩子让小孩子
大多数的家长认为,大的就要让小的,大的要承担更多的责任,这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也是几千年来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但是想要让大的让小的,也要看事情的本质,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要大的来承担,这样做未免对大一点的孩子来说太苛刻。
【3】谦虚面对夸奖
"满招损,谦受益,"但是一味的谦虚也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在听到别人夸奖时,中国的父母非常的谦虚,但是对于孩子来说,会瞬间杀死孩子的自信心,家长过于谦虚是对孩子的不尊重,如果长时间,孩子可能会认为自己的行为能力不好,即使再努力都做不好,会导致出现自卑的情绪。
孩子在面对陌生人,表现出的害羞是在自我保护,这是与生俱来的能力,研究发现,不爱打招呼有先天遗传,也有后天的环境作用,如果家长经常对孩子说没礼貌,会让孩子产生一种挫败感,羞愧。认为自己不好,做什么事情都得不到大人的肯定,尤其是在大庭广众之下,更会觉得不好受。
孩子的性格内向并不可以作为一种缺陷,作为家长应该尊重孩子们的这种天性,对孩子的发展才是最有好处的,对于孩子不同的性格,教育方式的不同,家长们应该学会区别对待,礼貌是一个人立足社会人际交往的基础,但是看似举足轻重的行为却会伤害到孩子,比如想要让孩子在别人面前表演才艺,首先要征得孩子的意愿,孩子也是有决定权的,如果孩子不愿意,也千万不要说孩子做的不好,这样不仅会让对方尴尬,也会给孩子造成挫败感,在遇到有人表扬孩子时,家长不必用贬低自己孩子的方式来表达不好意思,只有积极的认可孩子的这一点,才能够让孩子有越来越好的自信心。
声明: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立即删除。本文由盛大移动厕所团队原创,欢迎关注,一起学习成长,有关于本文你的观点可以留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