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又是陪伴女儿的时光。晚上睡前,喜欢跟她一起读绘本。
女儿还不到4岁,正处于阅读能力发展的图片期。所以让她自己去拿绘本,她都喜欢拿那些图片特别丰富的绘本。这次她选择了一本我去年买的书——《好饿的毛毛虫》,这是一本很著名的儿童绘本。
当她拿绘本到我跟前时,我指着封面跟她聊起来:
“妹妹看到了什么?”
“有一只毛毛虫。”
“那是什么样的毛毛虫?”
“一只很大很大的毛毛虫。”
“很大,然后呢?什么颜色的呢?”
“绿色的。”
“喔,很大,绿色的毛毛虫,还有呢?你还看到什么?她的脸怎样?”
“还看到红色的脸。”
“红色的脸,还有呢?眼睛怎样?”
“绿色的眼睛。”
“还有呢?绿色眼睛外面有什么?”
“绿色的眼睛外面还有黄色的眶。”
“眼睛上面还有什么呢?”
“呃,还有触角,紫色的触角。”
“哦,紫色的触角,触角是长长的还是短短的呢?”
“长长的触角。”
“还有呢?你看毛毛虫身体下面有什么?”
“它还有脚!”
“对耶,它还有脚。我们数数看它有多少只脚,1、2、3、4、5、6六只脚,对不对?那还有吗?”
………
就这样,看着图片不断地问,女儿就会一直观察一直观察。先引导她去观察画面,然后带着她指出画面上所有东西的名称,再加上形容,包括这东西的大小、颜色、形状、数量。
当女儿每说出一点或者说出一个新的描述时,我就要马上称赞她。等到她做了很多描述后,我先不要急着翻页,而是尽量把她刚刚讲出来的所有词汇和形容,用自己的话串成完整的句子。
“喔,好棒喔!我们刚刚看到了一只好大的毛毛虫。这只毛毛虫呢,有绿色的身体,红色的脸,绿色的眼睛,眼睛外面呢,有一个黄色的眶,它还有两个紫色的长长的触角,而且它还有六只脚,它真是一只又大又肥的毛毛虫!”
当然,有时她没那么多耐心,直接翻页过去,我也顺着她继续和她探讨:
“毛毛虫刚出来的时候是怎样的呢?”
“小小的,饿饿的。”
“嗯,它又小又饿,那它怎么办呀?”
“它要去找吃的。”
“哦,那它第一天找到了什么呢?”
“它找到了一个苹果。”
“嗯,它找到了一个苹果,这个苹果是怎么样的呢?”
“又大又红的苹果。”
“嗯,那毛毛虫吃了苹果后肚子饱了吗?”
“没有,还是肚子饿,它又去找吃的了。”
“嗯,它又去找吃的了,第二天又找到了什么?”
……
这样,一本绘本也可以读得半个小时多,而且还挺有趣。读了第一遍,还可以换着方式读好几遍。
儿童发展与认知心理学家周育如博士在她的课程《如何开发孩子的阅读潜力》指出,我们在与处于图片期阶段的孩子共读绘本时,最重要的是帮助他做三件事情:指物命名、丰富形容、口语延展。
所谓指物命名,就是对图片上的事物进行命名。比如图片上有只狗,你问孩子,“这是什么?”“喔,狗狗”,这就是命名,很简单。
而丰富形容,就是你要去想办法去形容这只狗,形容它的体型,颜色,叫声等。
从指物命名“狗”,到形容它的叫声、它的颜色、它的体型,我们与孩子对话的用词愈来愈丰富,句子愈来愈长,就就是第三件事,口语的延展了。
通过反复做这三件事,孩子的叙述能力,表达能力,观察能力也慢慢培养起来,慢慢就会顺利迈入阅读能力发展的第三个阶段——故事期了,你所期待的专心也就慢慢出现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