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圆善论》读后感

《圆善论》读后感

作者: 神游Star | 来源:发表于2020-08-20 21:58 被阅读0次

    20200820

    今日共读牟宗三先生之圆善论,始知孟子之“性本善”,非一般意义上的性善,而是超脱的,人异于禽兽,人之所以为人的“性之向善”的可能性。概此可能性,是人兽之异之根本,故是人皆尽有的,绝对普遍的,也是孟子立论的基本公设。

    世人皆对人性本善本恶争论不停,但此争论皆陷于“生之谓性”此一性之层次。故长久以来,基于自身所学的辩证唯物与科学之观点,一直坚定的持“性本无”之观点。“生之谓性”,即人的自然属性,人的动物性,无所谓好坏、无所谓善恶。只是在后天的成长过程中,因着教育、环境、社会的影响,投影在“白纸般的心灵”,人才表现出各样的善恶之别。但孟子别出心裁,他跳出“生之谓性”这一对性的定义,而说“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就人之为人之实情而言,人实可以为善,这就是吾所谓性善了——牟先生疏注)。这就是对“性”拔高了一个层次,不再是自然之性,而是人区别动物的根本之“性”。

    但此“性”究为何物?人从动物中进化而来,但人类出现后,脱离动物的最大区别是人的社会性。从部落到氏族,从城邦到国家,人类的群体越来越大,但群体的稳定性也越来越强,直至近现代的地球村,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不同种族的人类都可在一起共同分工合作。仁义理智、亲亲尊尊,这些维持社会良好运转之基础“人性”,也即孟子所谓的“性之向善”的果。此性善固为人类所独有,且是每一个“社会人”所能为之。

    而实然社会中,有人从善,有人为恶,在孟子看来,为恶之人非无“性之善”,而是“陷溺其心者”,因后天环境等各种影响/诱惑而远离其“人性”,趋向其“兽性”。故这就更突出教育的重要性。教育的功效,是逐步扶持“性之善”的成长,由他律而至自律,终至“自我的挺立”。而教育从业者,若能体悟性善的果带给人类社会的安定与进步,从而坚定于孟子立论的公设,相信人人心中都有“性本善”的可能,那么在教育实践中,不以惩罚为手段,而是相信、包容和等待,则必能创造一个更好的教育景象。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圆善论》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ovej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