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里的一元硬币已经被我掷了四次了,二比二平,我不愿意掷第五次,主观不愿意就证明我依然举棋不定。
我思考了一下,决定待会儿翻箱倒柜找出那枚十元的航空纪念币,一局定输赢。
发了一个朋友圈,让粉丝在2和3的数字中任选一个留言告知我,没有告诉大家缘由,我只说这两个数字帮我选一下,我急用。
结果是30个选三,9个选2。
我觉得大家不选二,可能跟昨天爆红那女文青网名叫“小二姐”有关,但是这件让我徘徊不定左右为难的事儿,跟昨天那女主真没啥关系。
有一个关于抉择的段子这样写:
女施主问大师,我最初爱的是A,后来B出现了,俩个我都爱,又不可以齐人之福,真的真的好难选,请问大师,我该选哪个?
如果你真的爱A,B就不会出现了…!
好吧,可是做生意毕竟不像选情人,情人选错了,可以再换,但是投资一旦失败,那就绝对是真金白银哗哗的打着水漂远走高飞。
从来没有害怕过,从来没有退缩过的商场老手,在农历新年第一月,开始了艰难的抉择,甚至艰难到要靠掷硬币来决定何去何从。
我甚至还在想要不要到庙里上柱香?
今天正月十五,听说庙里的规矩是初一十五上香。
正寻思着,突然看到我的助理发朋友圈,此时此刻她正在庙里上香,俺俩对话截图如下:

只是我这平日里的无神论者突然开始抱佛脚,虽然说临阵磨枪不快也光,但是这临阵烧香,我害怕把佛爷呛的喉咙发痒…
佛爷,佛爷,我可没有对您不敬,咱平日里井水不犯河水,如今我左右为难,也绝不把烦恼一股脑儿倒给您,让您难堪。
我有点魔怔!
我觉得我应该把这件让我坐立不安的事情说给大家听,希望大家能帮我出出主意。
放弃还是继续?
一家我做了14年的起家老店,面临关闭还是继续的艰难抉择拐点。
这家店是我所有事业的原点,没有这家店就没有我的现在和目前,所以它的去留才会让我这样踌躇满怀摇摆不定坐立不安。
做还是不做?搬还是不搬?我逐一用排除法一个一个画圈。
去年5月份换了新位置到现在,这家原本一直盈利的店开始出现了负数。
很多顾客逛到我新位置的店铺时,往往以为我和邻居家的店铺是一家店铺,销售业绩直接被临柜截留。
去年换了位置之后,邻居家平均每月6/7万的业绩,而我才做2万。
每每到这家店对我都是一种煎熬,沮丧和失望严重打击我的自信心,我曾经数次狠狠心决定直接关了这家店,但是真到了抉择的关头,又数次反复艰难的拉锯战。
昨天我把二楼和三楼的优劣势全部列了出来,逐项对比。
先说二楼的优势
1:店铺的一面挨着2米7的高墙,货柜陈列面可以做到2米4,高柜出形象,有很好的视觉效应,比较吸睛。
2:我们这个品类在百货公司被定位为流行杂货,十余年前我刚进百货公司时,这个品类二楼三楼都有,后来经过几次调整,所有的流行杂货全部下调至二楼。
商场里的顾客比较固定,大家都已经适应了这个品类在二楼,突然挪至三楼,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培养期。
3:二楼的位置因为紧邻百货公司自己旗下的超市,所以客源比三楼要多。
再说2楼的劣势
1:临柜也是高柜,因为临柜面临主通道,又比我多了一米二的面宽,而我在北面墙的死角,所有的客流要从临柜南面的主通道引流。
临柜刻意抬高陈列,假如进店十个顾客,我大约能接待2个漏网之鱼,其它全是临柜的菜。
2:去年5月调整到现在,旺季我都没做起来,接下来的淡季亏损会更加严重,如果这样,离关店就不远了。
3:位置真的很重要,位置真的很重要,位置真的很重要。
照片中白色的货柜是我的店,前面的三组矮柜,那两组黑色的是临柜的,只有右边的一组和手套架是我的。
当大家的视线只停留在眼前的商品上时,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会以为我们两家是一家!

发个正面图,我处在通道的死角内。

接下来说说3楼的优势:
1:新位置周围环绕的都是服装柜,我若挪上去亮亮堂堂是个柜,不会被挡。
2:三楼是大淑贵妇装,相比较二楼的少淑少女装,客人的购买能力和提袋率都略有增高,我们品牌高档丝巾的销路会略微好些。
3:我柜位周围是知名品牌内衣区和一些服装大柜,我旁边也有一家流行杂货集合店,但是这家店做杂货快销品,和我的品类不重叠,可以相辅相成形成错位经营。
再来说说3楼的劣势:
1:因为是中岛不靠墙,三楼的货柜只能做1米35~1米5高,视觉和观感上都没有二楼的陈列看着亮眼。
2:高了一个楼层,需要较长的一段时间来培养客群,一旦挪到三楼,一定要做好这样的思想准备,当客人在3楼发现你的品牌时,很有可能已经在二楼买过同类产品了。
3:只要换位置,就要重新做货柜,装修的费用又要投入2万元左右。投入资金不怕,最怕的是此一去还是翻不了身!
……
我已经43岁了,做泰迪负债累累还能挣扎着爬起来,但是现在却有些力不从心,害怕自己输,随着年龄一天天老去,我们都会觉得自己输不起。
列举了这么多,其实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我一直没说,那就是互联网正在每天改变我们的生活,传统的生意行当已经受到严重冲击。
曾经我这个实体店的业主对于网购那是绝对的瞧不上眼不屑一顾。
但是现在的我,每次回家,楼下的快递已经扎堆,我可以在网上购买到任何我需要的东西。去年筹备音乐节时,所有要购买的物料全都是从网络上搞定的。
几年前王健林和马云用一亿做赌注豪赌实体店和电商的未来时,我和商圈的朋友对于豪赌结果的预测是:
电商取代不了实体,实体也不会灭亡,未来两者之间一定是相辅相成平分秋色,这就跟超市灭不了农贸市场,线上电影也阻挡不了大家进电影院一个道理。
但是目前的生活却是一部手机搞定一切。
4年前,微信对接春晚引导大家摇红包绑定银行卡时,我们合作的百货公司还在号令我们每家供应商装电脑,对接商场的网络,赚我们的安装费用,赚打印机的差价,赚卖给我们打印纸的差价…
而现在,只需拿出手机轻轻一扫,衣食住行吃喝拉撒全部搞定。
马爹耗费八年时间推广支付宝占据的移动支付市场份额,微信支付用了不足三年就几乎和它持平。
有竞争才会有发展,如果不是横空出来一个微信和它竞争,我相信移动支付还做不到像现在这样普及。
马爹和小马哥自杀式的砸钱抢占资源,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改变生活习惯。
若非如此,我想不会有嘀嘀打车,不会有共享单车,也不会有这么多便利老百姓的新生事物蓬勃发展。
那天中午我去一家小碗蒸菜快餐店吃饭,拿出毛爷爷,店家竟然告诉我只接受扫码付款不接受现金买单。
而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们合作的甲方百货公司,请看他们树立在客梯口醒目的大牌子:

……
您可以管控我们供应商,但您能挡得住时代滚滚前行的脚步吗?
现在商场里还有一部分固定客源,ta们应该和我们同龄或者再偏大一些…
但是当ta们的下一辈慢慢教会ta们使用手机搞定一切时,留给我们这些实体店生意人的机会还有多少?
是的,实体不会灭亡,但是当人力资源的成本越来越贵,当我们这些小厂商小业主发现一年赚的钱还没有两个导购赚的多时,我们离被抛弃被淘汰还有多远?
昨晚我在整理照片P图,曾经需要专业美工和设计师搞定的事,我用一部手机就全部完成,大家看一下P前P后对比。


越来越多的各类手机APP软件服务于电商,曾经在实体店和电商之间难以跨越的种种障碍慢慢在逐步消失。
最开始我们可能存在这也不会那也不会的操作障碍,但是当网络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当大家都开始被新事物改变,我们自然而然也随之被改变。
前提是你敢迈出这一步,你愿意付出时间和精力在新事物的海洋中遨游徜徉。
以前对于新事物大家可能需要摸着石头过河,而现在则是万吨级游轮随时启航,你要赶紧买船票跟上。
插播一句:这俩天因为P图和界面的整理,我和明明不停的改动和推翻重来。
实不相瞒,我俩已经吵架8次,翻脸5次,摔打鼠标无数次,电脑没舍得摔,因为需要花钱买(捂脸)。
每次我们接触新事物的时候,总会给自己的懒惰和停滞不前找心理暗示:“现在开始太晚了,早就过了红利期了。”
开公号时我这样想过,开淘宝时我也这样想过,因为淘宝天猫已经被高流量的供应商凭销量垄断。
种一棵树的最佳时间是十年前和今天,只要你肯开始就不晚,新手入场,拼劲和热情可以所向披靡,耐性和坚持一定会让我们占得一席之地。
有竞争才会有发展,淘宝和天猫的市场份额也在被微店和京东以及各类电商平台慢慢分走和蚕食。
只要不是一家独大,我们这些小供应商就会有机会,前提是我们要在机会来临时坚持不懈死磕到底。
想到就去做,千万不要说明天。
因为: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
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
百年明日能几何?
我们总是觉得明天还很遥远,但是诺基亚的倒掉仅仅是一瞬间。
我们总是觉得明天还很遥远,但是当未来已来时我希望我们不要处在离社会主流很远的天边。
前不久马爹把零售巨头大润发都收了,我们这些零售小业主未来又将面临怎样的商业格局呢?
当下实体店的收益还可以勉强果腹,一年后呢?两年后呢?
如果我们不提前绸缪,也许我们就会被时代的车轮狠狠碾压沦为炮灰。
去年把很多精力放在牛肉干放在公众号上,这个方向并没有错,因为吃的东西容易打开销路。
原本我的的规划是通过牛肉干的热销慢慢切入其它的商品搭建自己的销售体系。
运营了一年发现,略微有点丢了西瓜捡了芝麻,但是赚到的经验和摸索出来的门道绝对可以让我在今年电商的运营中大展拳脚。
新的一年会把推广的精力放回丝巾主业,牛肉干通过一年的的运营,已经有固定的客源,接下来靠口碑慢慢带,适当的时候投一投淘宝的单品推广。
至于公众号,没有太明确的定位和方向,现在唯一可以做到的就是确保每一篇文章先能过得了自己这一关。
文章写到这里,2和3终于不让我那么油锅煎了。
实体店和电商还是要双管齐下,等真的把电商做起来的时候再说放弃实体店的事,因为目前还要靠实体店养家糊口。
不纠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假如这家起家的实体店真的上三楼亏钱了,那就亏吧,又不是没亏过。
“大圣,此去为何?”
“踏凌霄,碎宝殿”
“若一去不回……”
“便一去不回”
哈哈,这几句话用在这里有点夸张了,但是看到这几句话莫名喜感。
人在茫然时,假如还能找到乐子让自己咧嘴一笑,七上八下的心也就妥帖的放回胸口不乱跳了。
掷硬币是一半一半的机率,做抉择也是一半一半的机率,无论是输是赢,拼尽全力也就无怨无悔。
我一直纠结我自己的超多跨界啥都爱好的臭毛病,我明白一条道奔到黑术业有专攻才有可能登顶。
只是人生如此短暂,为何要被一根绳子拴死?为何不多尝尝鲜?
我就做我自己,跨界跨的好也可以有所建树,就算跨界跨的不好,没有做出骄人成绩,但是尝试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喜悦和幸福!
比如:这次关于实体店的个人纠结和驿动,竟然可以码成文章给大家看。
如果能够给予同样处于纠结状态的朋友一点点启示和共鸣,也算不虚此行。
好吧,就到这里吧!
希望我们所有人都能挺过生命中无数次的徘徊和挣扎,轻装前行,不问西东。
全文完,欢迎转发,我是党瑾,我来自洛阳!喜欢我可以扫码关注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