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一个人,好难

作者: 露西小鱼 | 来源:发表于2018-02-15 07:20 被阅读88次
    催一个人,好难

    领导A,布置了一个任务,某些下属迟迟不回复,催了好几次才在deadline最后一刻拿到结果,领导很生气,对该下属冠以“执行力差”的标签。

    大妈B,每次跟女儿打电话总要催婚,这逢年过节更是变本加厉。可女儿仍是我行我素。大妈很苦恼,对女儿冠以“不乖不孝”的标签。

    老板C,催讨欠债都快1年了,怎么催人家就是不还钱,最近连打电话人家都关机。老板很沮丧,对欠债的冠以“大爷”的标签。
    ……

    这些现象是不是很熟悉?的确,催人真的好难,一个着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一个淡定的像南极的冰川。那作为“催”的主动者,有没有想过站在“被催”的那一方,看看他们心里在想些什么?

    A的下属,手头有好多工作,后面还有一堆家务事缠身,他整天忙于应付周旋,他并不知道他的领导对刚刚布置的任务有多看重,在他的排序里,这件事情的优先级并没有那么高,所以没有给予迅速反应和及时反馈。或许,在他心中,工作、领导,优先级也并没有那么高。

    B的女儿,对于婚姻的看法和她妈妈那一辈人有很大不同,她并不觉得人一定要结婚,结婚就一定能幸福,她反而觉得现在一个人的自由生活很好,为什么要按照老年人的规划来过完她的一生?面对催婚,她最多给妈妈一些面子,可在内心里面,她非常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

    C的欠债方,这笔钱真的还不起,最近生意出了点状况,濒临破产,自身难保,自己已经躲债跑路了,前途未卜,生死未知,还钱的事,等下次发财再说吧。
    ……

    看到没,站在不同角度,发现问题并没那么简单。领导催的辛苦,是因为同一项工作,在他和下属心中的优先级不同。家长催的辛苦,是因为两代人的价值观不同。老板催的辛苦,是因为债权债务人的出发点不同。所以,给被催人贴标签只是表面行为,深入挖掘问题,才能治标又治本。

    如果我们知道了问题本质,又该怎么做呢?

    领导们,在布置任务时,要明确工作的重要性和时间节点,除了发邮件发微信,当面谈谈或是打个电话解释最好。在执行过程中,多关心进度,多关心下属的思想,只有从思想上保持一致了,行动上才不会南辕北辙。当然,如果是跨部门的平级合作,寻求更大领导的支持也很重要。

    家长们,如果难以改变自己的价值观,那又何必改变子女的价值观呢?

    老板们,看看这笔欠款有多少,必要时,请使用法律武器。

    催一个人,确实很难,不过难的不是催,而是换位思考,改变思维,深入沟通,挖掘本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催一个人,好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ovyt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