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郭:大家好,我是郭德纲。
于谦:我是于谦。
老郭:感谢大家的热情,每次站到台上心里总是喜忧参半忐忑不安。
于谦:为什么呢?
老郭:很简单,喜的是大家伙都来听相声,打心眼里喜欢我们俩人,十分感动。忧的是害怕台上哪句话说的不对,得罪了衣食父母,所以内心十分忐忑。
于谦:可以理解。
老郭:语言讲艺术,说话讲技巧,古往今来相声从业者,全靠一张嘴吃饭,千万别小瞧这开口讲话,能说善辩者,单凭一张嘴能挡万夫,可退三军,古有晏子使楚,唇枪舌剑保国平安,后有孔明舌战群儒击退豪强,无不凭借三寸不烂之舌成就一番伟业。当然也有不会说话的人,一张嘴得罪了君王,轻的被免了官,重的被杀了头。你看看说话重不重要。
于谦:是挺重要。
老郭:可有的人会说,有的人不会说,会说与不会说表面上差的是几句话,实则相差千里,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是福是祸全看你这张嘴,有人一张嘴能把人说的心情舒畅,有人一张嘴却让人恨得牙痒痒,今儿咱就聊聊会说话与不会说话的差别。
于谦:成啊,说说吧。
老郭:说是清末时期,有一江南大户人家闺女出阁,自家闺女出阁喜事一桩欢天喜地,左张灯右结彩好不热闹,这出阁的小姐更是冰清玉洁宛若天人,说这小姐手下有男女仆人各一名,男仆人叫孙大,女丫鬟叫金凤,孙大生性鲁莽笨嘴拙舌,但金凤聪慧过人口齿伶俐。
于谦:两人刚好对着。
老郭:江南大户人家闺女出阁,各方各面都很讲究。小姐出阁当天要乘大红花轿一顶,里里外外需用红绸缎装饰,图个喜气洋洋红红火火。
于谦:真讲究。
老郭:这天管家命金凤去买绸缎,由于买的布料多,带的钱财也多,所以也让孙大跟着,来往途中多少有个照应,管家要求买质地最好,颜色最亮丽的大红缎子,不能有染色不均,发皱不平的,不仅如此,还命二人一定要在布庄刚开门后第一个去买。
于谦:这又是为什么?
老郭:这就是大户人家的讲究了,你想啊,这布庄开门做生意,南来北往红白喜事每天要卖多少绸缎,先不说去晚了好的绸缎可能被他人买去,最重要一点是怕碰上置办丧事的,害怕粘了晦气,所以要第一个去买。
于谦:心真细啊。
老郭:俩仆人受了吩咐不敢怠慢,天微微刚亮,二人便启程出发来到了布庄门口,由于去得早,两人排在第一位,这孙大昨晚喝了酒,睡得有些晚,加上今儿起了一大早,难免人困马乏索性就靠在门板上睡着了,剩金凤一人等着店家开门。
于谦:挺皮实的一人。
老郭:左等右等店家总算开了门,等店家小二把门板拆开时,孙大睡得正香,谁料后背一空猝不及防直接躺在了布庄大堂内,常言道宁惹狂吠狗,不扰熟睡人。被打搅的孙大顾不得许多,气不打一处来,是开口就骂,这一骂不得了,骂光了喜气骂走了和睦啊。
于谦:怎么骂的?您给学学。
老郭:【清唱】太爷爷我正和你家母睡得香,也不知哪只掏粪的手,拿走了我身后的门板去做棺材瓤,将我摔倒在了他家的祖坟上。
于谦:这嘴是真够臭的。
老郭:店家一听这个哪受得了,开门一笔买卖没做,先被别人痛骂一番,多晦气啊,于是招呼跑堂的卖料的一群人手拿棍棒将孙大死死按住,准备将其痛打一番。
于谦:也不怪人店家。
老郭:站在旁边的金凤一看大事不好,想起来管家千叮咛万嘱咐,今个务必要把绸缎买回去,这可怎么办,只见她灵机一转上前一步细说一番,此番话一说完,店家不仅是消了气,还将二人顺势请进了正堂。
于谦:呦,她都说什么了?
老郭:只见金凤粉面带笑上前一步说道【清唱】诸位大哥且息怒,放下手中的棍和棒,这人是我家府上仆人孙大郎,平时生性无拘束,咋一听他刚才这几句话不入堂,但他那张拙嘴却开过光,他一骂世事多炎凉,二骂世间负心郎,有口无心莫怪罪,骂走了晦气,你明朝金银堆满仓。
于谦:嘿,好一个伶牙俐齿。
老郭:店家听完气消八分,再看这丫头礼仪全有,神态端庄,不由地气也便全消了,迎进客人开始做买卖,一切都置办好了,命孙大往回扛的时候,这时进门几个人,注意通常这种情况下双方是不讲话的,但搁不住孙大嘴碎,冒出来一句:我家明个欢天喜地嫁新娘,不知诸位是否也一样?
于谦:嘴真碎。
老郭:这话一说出口,孙大就愣住了,他看见那人腰间缠有一缕麻绳,这分明是遇到白事来置办丧物的,人遇到丧事肯定不如喜事精神,奈何孙大仍一脸鬼笑,对方不禁怒火滋生,丫鬟金凤见状不好,上前又是一番言语,化解了尴尬。
于谦:这次又说了什么?
老郭:只听她说,莫小瞧了这布庄,喜怒哀乐聚一堂,这个仆人直肚肠,今个就当我沾你们孝子的情义,你借我家小姐的红光,一来我家有情义,二来先人也能早些投胎转世入朝堂。
于谦:嘴真巧。
老郭:那拨人听小丫头说的在理,不再计较,孙大扛着缎子往家走,金凤闷不吭声,气得够呛,到了家中忍不住一五一十把遇到的事说给管家听,管家一听暴跳如雷,命孙大明天哪都不准去,老实呆在厨房内,直到小姐和新郎官拜了天地入了洞房才能出来。
于谦:是得管严点。
老郭:第二天,一家人欢天喜地热闹非凡,忙得不可开交,里里外外忙妥之后,选定良辰吉时小姐出门,可正当抬小姐的花轿起动时,鞭炮骤然一响,聘礼中有只大红公鸡受到惊吓蹿了出来,一路乱飞到厨房,大家都记着谁在厨房呆着呢。
于谦:嗯,孙大在里面。
老郭:恰巧院子里面有条狗见大红公鸡进了厨房,一使劲挣脱链条也扑了进去,狗追鸡,鸡躲狗,一时间厨房炸了锅,厨房里的孙大见此情形气不打一处来,大声骂道,这一骂是骂停了奏乐的,骂呆了起哄的,骂傻了抬轿的。
于谦:这回又骂了什么?
老郭:只听他骂道,不知是谁放了一声响屁,惊了抬魂的轿子,扰了勾魂的鸡,惹恼了这条丧家犬追到茅厕里,打碎了主家要饭的碗,吓破了太爷爷我的胆。
于谦:这嘴真够损的。
老郭:话音刚落,上下仆人大小管家,远亲近邻各路朋友,全都傻了眼,不知如何应答,好在金凤机智过人反应灵敏,眼眉一挑立马应道。
于谦:这回又说了什么?
老郭:只见金凤单手掐腰,底气十足骂道,哪冒出的厮人好不赏脸,今个看在我家大小姐出阁的份上,且不与你纠缠,待明个空闲了非把你舌头割了去,炒作一碟小菜,给诸位看官解嘴馋,快些命人看好辟邪的狗、报喜的鸡和新娘子养儿育女的金饭碗,乐夫鸣炮,新娘子上轿喽,冲着良辰美景往前赶。
于谦:嘿,真好。
【本内容纯属虚构,如有得罪,提前致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