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转发:在作品疗遇小组中相互抱持(部分)

转发:在作品疗遇小组中相互抱持(部分)

作者: 双胞胎妈妈_9a17 | 来源:发表于2023-06-21 10:36 被阅读0次

作品疗遇小组

  作品疗遇小组是将原创文本与心理团体相结合的心理成长小组。小组以成员的非虚构原创作品为依托, 作者朗读作品,通过其他成员对作品不评判不建议的镜映式回应,以及针对情绪刺点的共情式写作,增强作者与自我的关系,学会更好地理解他人,提高写作表达能力与审美力,提升自尊与自我价值,是重建自我的容器,培养作家的摇篮(文后附详细小组工作流程)。作品疗遇小组是我个人开创的“中国写作治疗体系”中最为璀璨的明珠之一。

  人是群居动物,离不开团体,写作治疗是个人自我疗愈和写作成长团体的组合。平时你一个人自我分析,把治疗师和来访者的角色一身担。而加入作品疗愈小组后,比如一周一次,你与小组定期会面,在有导师带领的团体中,与伙伴互相支持,起到1+1˃2的效果。我从2015年开始在中国带领作品疗遇小组至今,下面是学员袁袁在参加写作治疗作品疗遇小组后的感言。

越长大越害怕孤单,每周二的相聚,好像很稀松平常,但不知不觉好像已经习惯并开始期待。

期待课堂上能静下来去听自己内心的想法。

期待课堂中能通过对话了解到另一个生命的故事。

期待课堂后,这些一直在身边的人真的离自己又近了一些。

逝去的时间让我们成为了现在的自己,消耗的光阴让这个团队成为了这样的团队。

很幸运,因为遇见黄鑫,她引导我遇见我自己,找到疗愈自己的通道,看清活着的自己有卑微、有迷茫也有努力、有想法。

很幸运,因为遇见了这个团队,遇见了这里的每一个人,这些熟悉又陌生的伙伴,现在在我想起来的时候,都是鲜活而立体的,没有伪装,但也不能完全看透。人,怎么可能被看透呢?只要彼此是熟悉的,是信任的,是曾一起互疗的,就是一份小确幸啊。

  作品疗遇小组是私密安全的“容器”,为你提供展示作品的空间,也分享情感的伤痕,通过同伴镜子一样真诚的回应,共情而非评判地帮助你从不同角度了解自己,看到更多自我的面相,也知悉他人生活的困境,从人性的连接中获得相遇与治疗,从而激发更大的写作热情。

不是所有的写作班都是作品疗遇小组。

我创制作品疗遇小组这种模式,深层的思维要点在于:

1、写作治疗的核心在抒情;

2、“真·诚”是写作与治疗的首要条件;

3、最大的写作技巧是“共情”;

4、对作品共情而非评判的态度是作家成长的关键;

5、完成的作品与创作的过程同等重要 。

  写作治疗重视作品,以对作品的共情镜映,替代评判建议,这是产生效果的关键。共情是站在对方的位置,体会对方的情感,这是精神分析治疗的重要方法,运用到写作治疗中,给予作者极大的滋养,提升作者的自信心,让作者感受到被尊重、理解、包容,有了人与人心灵相通的支持,激发出更强烈的创作热情。在作品疗遇小组中,成员被要求不评判,只对作品共情。

  写作治疗的核心是抒情,写作是“为情而造文”,作品疗遇是“情动而辞发,披文以入情。”所以情感在写作治疗中居于核心地位。因而,共情被我认为是最高级的写作技巧。共情他人让你与他人的情感相接,写出感同身受的文字,共情自我让你触摸到自我真实的感受,与自我的情感建立连接。一旦与自身的情感相遇,重新拥抱被隔离在昏暗中的自我,富有生命力的文字自然会蓬勃而出。

组建作品疗遇小组

  你可以邀请几位同道,组建一个自助性的写作治疗作品疗遇小组。小组是一个容器,抱持着作品和作者。抱持的具体表现,在于成员彼此之间以共情替代评判,这是作品疗遇小组产生效果的关键。根据我的经验,每个人都会从作品疗遇中获益,这些获益像暗河,在潜意识的层面流动,包括让你的写作能力获得提升、对自我和他人更深的理解、更多的宽容、更大的尊重、共情的增加、更亲的情感、更近的关系和更多的写作满意度。当然最重要的,是支持你持续写下去,写出更多的作品来。

其次,你需要知道为什么组建或者加入一个作品疗遇小组。小组的作用是:

1、给大家展示作品的空间;

2、给写作一些必须有的善意压力;

3、提升写作能力;

4、陪伴心灵成长。

  再次,世界上有太多的事情比写作容易——说话比写作容易,阅读比写作容易,吃巧克力比写作容易,在人群中无所事事地起哄也比独自写作容易。所以,作品疗遇小组如果没有事先拟定的守则,很快就会变成社交场所。让你暂时感受很愉快,但是对于真正的创作和治疗好处甚少。所以为了帮助团体集中精力工作,正常运行,帮助你最大化地受益,你还需要制定一份课程守则。守则需要小组全体成员一条一条充分讨论,形成共识,然后共同坚定执行。

守则需要重点强调:

1、不评判。包括对作品和作者。写作课不是文艺评论课。你可以与同学分享各自写出的文字,但是不需要相互比较。评判好坏只会增加你的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这是你在写作的道路上最大的障碍。记住!保持自信才是最重要的。人们习惯于用评判来相互进行交流,而很少懂得倾听与表达感受。其实,你只需懂得如实回馈你听到了作品中的什么,就能给作品最好的共鸣和呼应。

2、不建议。包括不建议同学去做些什么事情或是如何修改作品,不推荐文章和书籍。建议意味着不接纳对方,意味着我知道而你不知道的高人一等,那些“为了你好我建议你……”的,通常只是建议者实现自身对他人的掌控。不建议则是接纳事物按照本来的面目呈现,时刻保持开放的状态。

3、不分析。可以自我分析,但是未经授权,不要分析他人。

最后,用写作重建自我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你不能依赖作品疗遇小组,指望只是通过团体互动就能实现。团体可以为你提供一段学习经历,但是你终究必须依靠自己,亲自一个字一个字地写,才能实现目标,最大受益。

附件:

作品疗遇小组工作流程

第一步,作品分享。由作者朗读作品,尽量在10分钟以内,其他组员注意倾听并觉察;

第二步,镜映反馈。小组成员进行第一轮回馈,镜映刚才“我看到,我听到,我感受到,我联想到……”,疗遇者在一旁保持倾听与觉察,可做记录;

第三步,共情书写。每个人把自己带入情绪的“刺点”,进行共情式自由书写5分钟;

第四步,朗读互文。第二轮回馈,小组成员朗读刚才书写的内容;

第五步,作者返场。作者回应大家的反馈和文字;

第六步,带领者总结。

作品疗遇工作指南

当我是作者时,我做些什么?

1.朗读作品尽量在10分钟内。

2.直接用作品说话,尽量不解释我的写作意图和背景信息,以及自我的评价,如我觉得自己写的有多差,作品多么不完整,微不足道,毫无价值,只是勉强在今天拿来出凑数等等。要知道,作品一旦诞生就不再属于作者,作品自有它的生命,最终完成于读者。我不必过度焦虑,也不用太自恋。

3.我可能会感到羞愧,想解释一些什么,也可能觉得放松,把作品交给小组了,感谢自己终于完成了它。

4.我可能有强烈的情感,感到紧张,压力,担心,恐惧,焦虑,绝望,迷茫等等,觉察并接纳它们。

5.边听边做笔记,越是具体的反馈越要抓住,即使那个时候我并不同意对方所说的。

6.工作过程保持安静,不要当即回应或者反驳同学的发言,只需要倾听并思考,等所有人都完成发言以后,再给出简短的回应。

7.当我回到小组,我需要分享我刚才的感受或解释这些事情。

相关文章

  • 【中英对照翻译】在作品疗遇小组中相互抱持

    作者 黄鑫 译者 肖隆园 Embracing Each Other in a Meeting with W...

  • 学习之光点亮自己,温暖家人

    姜文珍,财务工作者,现定居上海。她是我写作疗遇师徒班同学、对子,作品雕刻班在同一小组。准备访谈那段时间,她每天...

  • 爱~遇见多视角

    灵遇时刻 在今天的组织教练的学习中,有个环节小组分享,在代表小组分享的过程中,我猛然感受到,我突破了一个部分,收到...

  • 在环境中抱持自己

    入梅以后,每天都会下雨,特别是傍晚或晚上,会来一场雷阵雨,比如刚刚,雷公就吼了一嗓子。 如果是天未黑的时候下雨,我...

  • 《罗曼史是别册附录》-英雄是认清生活现实仍热爱它

    “彼此在与书的期遇中,或相互慰藉,或分开独立,都在茫茫雪夜中找到了情感的出口的作品” ---前记 国庆期间刷完了李...

  • 读《停止你的内在战争》

    出走半生的少年 绽放天赋与疗愈创伤 要活出丰满的人生,就需要同时抱持绽放天赋与疗愈创伤,因为,在我们内在最深的地方...

  • 前行中的小组合作教学

    自从倡导小组合作以来,我在自己班级也实施小组合作。经过崔教授的多次指导,又和同行老师们相互交流。小组合作在摸索中前...

  • 从辩题解析看聪明人的思考方法

    【无能君路过】第12期辩论赛辩题投票辩题1正方:读文学作品,应抱持“作者未死”的态度;反方:读文学作品,应抱持“作...

  • 花钱找虐

    网上新兴起一种新东西叫‘’社群‘’,十几个人组成学习小组,或读书,或运动,在相互督促,相互鼓励,相互指导中完成...

  • 鼓励或肯定是法宝

    在《找回生命礼物》的小组里,唐老师是用鼓励或肯定、抱持的方式让我们小组成员全然绽放。我也真正感受到鼓励或肯定的重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转发:在作品疗遇小组中相互抱持(部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owuy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