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每年疯狂购物的时候,我还记得最开始的双11就单指11月11号那天,再后来。又应运而生的双12,12月12日来一波回购,再往后呢,是拉长了这个活动的周期从11月1号到11月11号,从去年开始吧,再到今年,这个周期再一次拉长,从10月的下旬,20多号就开始,一直持续到11月11号,有半个多月的疯狂购物期。
有个朋友,他是做物流工作的,每年的双11双十二,对他来说是既开心又头疼,开心的是这两个月干下来年中的绩效奖,基本上就稳了,头疼的事,他说这两个时期。对于他们来说,就像咱们上学的时候参加的大考。有备考期间,有考试期间,还有考后总结,过得是非常的酸爽。
头几年我也总是会跟风,即使好像没有什么要买的,也得赶着下几单,好像才应和着过了这个节,去年前年消费的欲望降低了很多,基本上没买或者买的话,也就是可自己需要的日用品囤一些。到今年消费欲好像又有点儿燃起来了,总觉得想买一点东西。
这让我想到了我在备考期间学的一个理念,叫做收入替代效应,他是这么说的,当一个人的经济水平比较低的时候,工资增加,他反而会去工作更多的时间用工作的是收入的边际效用来替代闲暇时的边际效用。但随着他收入的增加,或者说个人财富的积累,到某个节点的时候,即使他增加了劳动时间,你给他增加再多的收入,他也不会再继续增加劳动时间,反而会用他闲暇的边际效用来代替这个收入增加的边际效用。
效用是什么?效用就是你自己达到满意的一个程度,或者说让你自己很满意的一种状态。
所以上面的这段话用大白话来说,就是你缺钱的时候给你涨工资,你就会干的更多,因为你想挣更多的钱,但当你的钱有一定积蓄的时候难过,满足你日常所需,并且还有一些积蓄时,这时候积雪给你增加再多的收入也就是告诉你,你加班吧,你加班能挣更多,你也不愿意加班了,你反而会增加自己的休闲时间。一起学习的好友们的总结来说就是钱不够,加班挣钱够了,去游玩。
当然这说的是多数人的一个常态,并不排除有的人没有积蓄,他也愿意穷玩有的人积蓄很多很多了,但是他仍然在追求他自己心中所要的效用或者价值,还会继续去努力工作,甚至比那些没有技术人工作的更厉害更多。
我自己转换思路想了一下,那对于我来说是不是前两年起码自己觉得自己心虚是不够的,所以更多的就在节源开流,今年来说一个是心态变化了,第2个呢也是压力稍微小了一点,所以就会去安排更多的休息和消费。
也是自从今年生病住院之后出了院这一点就比以前想的通透,全是挣不完的生命的长度也是有限的,所做的一切不过是让自己过得更幸福,那朝着这个方向去走就好了。
这个疯狂的购物节,如果能给自己带来这方面的幸福和快乐,那去做适当的消费也是一件好事。
按照我自己的消费习惯,也不是那种不理性的消费者,所以我买的东西还是基于自己的需求来的,这样看消费的多或者少也不用太计较了,只要是合理的,应当的消费那都是可以的,还能够趁着这个疯狂购物节的气急给自己省下一些。
我几乎是一下子就想到了小主姐姐曾经说过的随性生活,就是行或者不行,能或者不能想或者不想都是合理的,都可以允许他存在,就看你当下的心情,想就去,不想就不去。听从内心的感受就好了,也不用再过后去如何的反推,增加自己的压力。所有做过的事情,经历过的事情,都是应当的,合理的可以的,那就够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