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灯下漫笔有感

灯下漫笔有感

作者: 艾三月 | 来源:发表于2020-03-30 21:58 被阅读0次

文/艾三月

”做人而不得,只能做奴隶,甚至常常连做奴隶也不得“

整篇文章从钞票兑换银元起笔,从现实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引发作者对中国国民性的思考。

为什么国人的奴隶性暴露的如此强烈?通过阅读文章,我们揭开历史的帷幕,看到了太多的朝代更迭不过是君主的轮换,而百姓的身份却是奴隶的从属地位。

他们没有选择的权利,只是服从,从一个朝代到另一个朝代,从一个君主更换为另一个君主。他们从牛马都不如的社会境遇下可以与牛马相提并论,得到的不是对没有人权的质疑,而是欢欣与满足。

在他们看来,能够享受片刻的安定就足够,可以有一位能力出众的人来领导他们就值得欢呼。

历史上对百姓人权的打压,使得他们越来越不敢奢求改变。更多的人只是选择麻木。就像对待阿Q的冷酷,而阿Q本人同样也是一个奴隶性质的人。祥林嫂只因为再嫁,就被歧视,她选择捐门槛来实现自我的救赎,也是因为愚昧。

太多的无知与妥协成为了百姓的保命准则。他们对待同类失去了基本的尊重,对于自己没有反抗意识。只是一心希望活着。

鲁迅生活的年代,并不太平。他写作本篇文章之际正值1925年,当时社会动乱,军阀混战严重。百姓更是纷纷选择了安身立命的妥协。

当时少数的进步分子,敢于呐喊出人权,鲁迅就是其中的一员。他用自己的笔写出了社会的世态炎凉。刻画出那一个个带走国民劣根性的百姓。

对他们既有同情,又充斥着讽刺。他希望

人民可以觉醒,可以反抗,为了民族与自由而战。他的文章是匕首,是武器,是获得希望的曙光。

如今的我们生活在21世纪的新生活中,物质与精神水平都在稳步提升,但是我们真的实现了鲁迅提出的第三样时代了吗?

我想也不尽然。在日常生活中依旧存在许多腐朽的思想,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也依旧会更大程度上选择妥协。经常被拿来说明的吃亏是福,不就是很好的例子。

即便明确了解错误不在自己,可还是选择忍让。也还有看到身边人出现问题而幸灾乐祸的人,他们麻木的看待同类的行为,与千年以前的奴隶没有任何区别。

人性中自私的层面是无法深入剖析的,阴暗的思维总是可怕而恐怖的。道德的约束使得一部分人以人的姿态出现在各种场合。

而夜幕下的丑陋的面孔究竟暴露出多少伪装的人。

相关文章

  • 灯下漫笔有感

    文/艾三月 ”做人而不得,只能做奴隶,甚至常常连做奴隶也不得“ 整篇文章从钞票兑换银元起笔,从现实生活中的一件小事...

  • 写字

    灯下漫笔

  • 小楷

    灯下漫笔 写老子《道德经》句

  • 灯下漫笔

    一 大抵是身体的原因,冬日的寒冷对我而言是最不堪忍受的,好在气温开始慢慢回升,夜晚回家的路途能感受到一丝春风的和煦...

  • 灯下漫笔

    ——读《病隙碎笔》杂感 一个人在宿舍里,拉上窗帘,关上宿舍里的灯,拧开自己的那盏小台灯,静静地坐在那,望着墙上那“...

  • 灯下漫笔

    写字画画就是写心。

  • 灯下漫笔

    论中国画

  • 灯下漫笔

    忽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惶恐,不安。 因为……要上班了。 你有这样的感觉嘛? 我突然觉得活在文字里,有自己的价值...

  • 灯下漫笔

    梦中惊觉累心多,诗兴不高焉奈何? 些小蚊蝇时不走,难为方寸几番磨。 1994.11(208)

  • 灯下漫笔

    人间四月天,芬芳满眼 日子过得一天又一天,春寒余浅 人们每天匆匆忙忙,有人活得惊艳尘世 有人活得碌碌无为,或生或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灯下漫笔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pbbu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