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很看好VR市场,哪怕它还会让人产生眩晕感,远达不到真实,单对进入它创造的虚拟世界充满憧憬。
不过对于它的另外一个应用——“虚拟旅游”一直不以为然。一直坚信只有亲身去到一个地方,才能真正体会到那种美,认为VR技术就算再逼真,真实世界里有的景色,只有亲身去了,才能得到最棒的体验。就像看科罗拉多大峡谷的照片,放大再大的尺寸,还是比不了亲见的层次感和空间感。
读了《旅行的艺术》改变了我的观点。
德波顿是看了一幅风景画而去旅行的,那画让他着迷,认为亲见会感受到更大的快乐。
可亲身到了目的地,亲眼看着画中的景色时,他发现除了严重的美景,身体还有其他的感受:疲惫,想上厕所。而且心里还在想着工作,担心酒店的收费......
于是他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人类情绪受制于一种僵硬和不宽容的逻辑,若我们想象眼前的美景就可以带给我们快乐,而忽略这种逻辑,那我们就错了。......我们从中获取幸福的关键似乎取决于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我们必须满足自己情感或心理上的一些更为重要的需求,诸如对理解、爱、宣泄和尊重的需求。......天空的状态和我们所居住的建筑物的外表绝不能凭它们自身的力量保证让我们畅享快乐,或倍感凄然。
回想刚结束不久的旅行,发现最开心的时刻是在计划旅行的时候,而等真到了目的地,就开始为吃饭,租车,安全,门票,花销......开始操心,留存下的除了照片,就只有疲惫了。
也要一直满足,就是去过了,完成了。
回来以后和家人讨论过各自最喜欢的旅行时刻,发现快乐的时刻并不是见到壮丽的美景,而是不同的体验,以及家人开心的笑脸。快乐时间的占比和在公园里露营,和家人打牌差不多。
而那次旅行所花费的金钱,时间和精力可是要大得多。相比之下,用一台VR眼镜效果应会更好。
德波顿说:只有当我们不必亲临某地去面对额外的挑战,我们方能最自如地置身其中。
他是对风景画和亲见风景发出了这样的感慨,而我是想到了电影。
我们喜欢看惊险刺激,大喜大悲的电影,因为我们不用承担那些。
旅行也亦然。
我们虽然向往旅行带来的精彩体验,但以往都以为旅途的劳顿和担心不可避免,但以后就不一样了,或许几年以后,一场VR旅行带给我们的真实感受就能远超亲身旅行。或许那时,珠穆朗玛峰上因为拥挤产生的悲剧就可以避免了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