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马文的书房
《菜根谭》读书笔记

《菜根谭》读书笔记

作者: 马文Marvin | 来源:发表于2016-02-09 02:42 被阅读541次

作者:【明】洪应明
编注:李伟
出版社:岳麓书社 2006年7月第1版第1次印刷
来源:新浪微盘下载

几个月前在深圳和海岳王总餐会,约了一家叫做“南国菜根香”的餐馆,菜单上印有“人生咬得菜根香,则百事可做 - 洪应明”的字样,后公司出游到南汇新场古镇的“一期一会书吧”玩谁是卧底,偶遇《菜根谭》一书,翻阅后便决心一读。向友人嘚瑟,对方答道:“淡中知真味,常里识英奇,我学前班看的东西”,好吧,我没有上过学前班……

《菜根谭》包含了儒家的中庸思想、道家的无为思想和佛家的出世思想,并且进行了艺术化和通俗化,记得陈乐民先生说过:“属于中国自己的新的文化,应该既有科学,又有民主,同时保存了传统文化中好的东西。有哪些好的东西呢?我提三条,一条是中国的哲学,第二条是中国的美学,第三条是中国的伦理中可以‘抽象继承’的部分。我想,我们的文化应该是一种融合,而不是一种拼凑。达到这种融合,恐怕需要若干个世纪。”

文末摘录了几十条,有的是因为文字隽美,有的是因为颇多感悟,这条有关读书的简单分析一下:

琴书诗画,达士以之养性灵,而庸夫徒赏其迹象;山川云物,高人以之助学识,而俗子徒玩其光华。可见事物无定品,随人识见以为高下。故读书穷理,要以识趣为先。

回想自己读书的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以经典阅读为主,无论是由于深度、词汇体系亦或翻译的原因,时常觉得内容艰涩枯燥难懂,文字虽言之凿凿但却不能完全理解,这时候的坚持完全源自于对经典的信心;第二个阶段以领域性的深度阅读为主,比如企业经营、政治和经济学、身心灵、哲学等等,这个阶段是带着问题的阅读,过程中疑云渐开并体悟到了不少趣味。第二个阶段进行到现在,出现了两个迫在眉睫的技术性问题:英语的阅读速度、写作能力问题,自己分析下来唯有苦练,没有别的办法,所以近期的月度目标都包含了这两个部分,意欲精进,趣味才能更浓。

阅读的趣味如此,那创业和工作的趣味是什么呢?对于创业而言,趣味应在于为投资人创造利润,为社会提供创新,帮员工提升心志;对于工作而言,趣味应在于养性灵、助学识从而达到心志的提升。所谓良好的公司企业文件建设,就应当围绕这几个方面平衡展开。

摘录:

【明刻本】

恩里由来生害,故快意时须早回头;败后或反成功,故拂心处且莫放手。

径路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时,减三分让人尝。

作人无甚高远的事业,摆脱得俗情便入名流;为学无甚增益的工夫,减除得物累便臻圣境。

交友需带三分侠气,做人要存一点素心。

攻人之过勿太严,当思其堪受;教人之善勿太高,当使其可从。

饱后思味,则浓淡之境都消;色后思淫,则男女之见尽绝。故人常以事后之悔悟,破临事之痴迷,则性定而动无不正。

居轩冕之中,不可无山林的气味;处林泉之下,须要怀廊庙的经纶。

处世不必邀功,无过便是功;与人不求感德,无怨便是德。

忧勤是美德,太苦则无以适情怡性;淡泊是高风,太枯则无以济人利物。

待小人不难于严,而难于不恶,待君子不难于恭,而难于有礼。

声妓晚景从良,一世之烟花无碍;贞妇白头失守,半生之清苦俱非。语云:“看人只看后半截”。真名言也。

问祖宗之德泽,吾身所享者,是当念其积累之难;问子孙之福祉,吾身所贻者,是要思其倾覆之易。

老来疾病,都是壮时招的;衰后罪孽,都是盛时造的。故持盈履满,君子尤兢兢焉。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此戒疏于虑也;宁受人之欺,毋逆人之诈,此警伤于察也,二语并存精明而浑厚矣。

青天白日的节义,自暗室漏屋中培来;旋乾转坤的经纶,自临深履薄处操出。

谢事当谢于正盛之时,居身宜居于独后之地,谨德须谨于至微之事,施恩务施于不报之人。

议事者身在事外,宜悉利害之情;任事者身居事中,当志利害之虑。

善读书者,要读到手舞足蹈处,方不落签蹄,善观物者,要观到心融神洽时,方不泥迹象。

责人者,原无过于有过之中,则情平;责己者,求有过于无过之内,则德进。

钓水,逸事也,尚持生杀之柄;弈棋,清戏也,且动战争之心。可见喜事不如省事之为适,多能不如无能之全真。

进步处便思退步,庶免触藩之祸;著手时先图放手,才脱骑虎之危。

贪得者分金恨不得玉,封公怨不受候,权豪自甘乞焉;知足者藜羹旨于膏粱,布袍暖于狐貂,编民不让王公。

禅宗曰:“饥来吃饭倦来眠。”诗旨曰:“眼前景致口头语。”盖极高寓于极平,至难出于至易;有意者反远,无心者自近也。

时当喧杂,则平日所记忆者,皆漫然忘去;境在清宁,则夙昔所遗忘者, 又恍尔现前。可见静躁稍分,昏明顿异也。

徜徉于山林泉石之间,而尘心自息;夷犹于图画诗书之内,而俗气潜消。故君子虽不玩物丧志,亦常借境调心。

热闹中著一冷眼,便省许多苦心思;冷落处存一热心,便得许多真趣味。

有一乐境界,就有一不乐的相对待;有一好光景,就有一不好的相乘除。只是寻常家饭,素位风光,才是个安乐窝巢。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幽人清事总在自适,故酒以不劝为欢,棋以不争为胜,笛以无腔为适,琴以无弦为高,会以不期约为真率,客以不迎送为坦夷。若一牵文泥迹,便落尘世苦海矣!

人生太闲则别念窃生,太忙则真性不现。故士君子不可不抱身心之忧,亦不可不耽风月之趣。

子生而母危,镪积而盗窥,何喜非忧也;贫可以节用,可以保身,何忧非喜也。故达人当顺逆一视,而欣戚两忘。

山肴不受世间灌溉,野禽不受世间豢养, 其味皆香而且冽,吾人能不为世法所点染。其臭味不迥然别乎?

世态有炎凉,而我无嗔喜;世味有浓淡,而我无欣厌。一毫不落世情窠臼,便是一在世出世法也。

人心一有粘滞,便鸿毛重若泰山。 唯因物付物,洒然自得,则尧舜逊让不过三杯酒,汤武征诛真是一局棋矣。

奔走风尘者,心冗意迫,百年恍若一瞬; 栖迟泉石者,念息机闲,一日真如小年。

【清刻本】

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定从烈火中煅来;思立掀天揭地的事功,须向薄冰上履过。

昨日之非不可留,留之则根烬复萌,而尘情终累乎理趣;今日之是不可执,执之则渣滓未化,而理趣反转为欲根。

面上扫开十层甲,眉目才无可憎;胸中涤去数斗尘,语言方觉有味。

完得心上之本来,方可言了心;尽得世间之常道,才堪论出世。

操存要有真宰,无真宰则遇事便倒,何以植顶天立地之砥柱?应用要有圆机,无圆机则触物有碍,何以成旋乾转坤之经纶?

好丑心太明,则物不契;贤愚心太明,则人不亲。士君子须是内精明而外浑厚,使好丑两得其平,贤愚共受其益,才是生成的德量。

遇大事矜持者,小事必纵弛;处明庭检饰者,暗室必放逸。君子只是一个念头持到底,自然临小事如临大敌,处密室若坐通衢。

使人有面前之誉,不若使其无背后之毁;使人有乍交之欢,不若使其无久处之厌。

己之情欲不可纵,当用逆之之法以制之,其道只在一忍字;人之情欲不可拂,当用顺之之法以调之,其道只在一恕字。今人皆恕以适己而忍以制人,毋乃不可乎!

好察非明,能察能不察之谓明;必胜非勇,能胜能不胜之谓勇。

思入世而有为者,须先领得世外风光,否则无以脱垢浊之尘缘;思出世而无染者,须先谙尽世中滋味。否则无以持空寂之后苦趣。

拖泥带水之累,病根在一“恋”字;随方逐圆之妙,便宜在一 “耐”字。

鸿未至先援弓,兔已亡再呼犬,总非当机作用;风息时休起浪,岸到处便离船,才是了手工夫。

从热闹场中出几句清冷言语,便扫除无限杀机;向寒微路上用一点赤热心肠,自培植许多生意。

遇事只一味镇定从容,纵纷若乱丝,终当就绪;待人无半毫矫伪欺隐,虽狡如山鬼,亦自献诚。

解斗者助之以威,则怒气自平;惩贪者济之以欲,则利心反淡。所谓因其势而利导之,亦救时应变一权宜法也。

救既败之事者,如驭临崖之马,休轻策一鞭;图垂成之功者,如挽上滩之舟,莫少停一棹。

少年的人,不患其不奋迅,常患以奋迅而成卤莽,故当抑其躁心;老成的人,不患其不持重,常患以持重而成退缩,故当振其惰气。

大恶多从柔处伏,哲士须防绵里之针;深仇常自爱中来,达人宜远刀头之蜜。

荣与辱共蒂,厌辱何须求荣;生与死同根,贪生不必畏死。

鹩占一枝,反笑鹏心奢侈;兔营三窟,转嗤鹤垒高危。智小者不可以谋大,趣卑者不可与谈高。信然矣!

糟糠不为彘肥,何事偏贪钩下饵;锦绮岂因牺贵,谁人能解笼中囮。

琴书诗画,达士以之养性灵,而庸夫徒赏其迹象;山川云物,高人以之助学识,而俗子徒玩其光华。可见事物无定品,随人识见以为高下。故读书穷理,要以识趣为先。

密则神气拘逼,疏则天真烂漫,此岂独诗文之工拙从此分哉!吾见周密之人纯用机巧,疏狂之士独任性真,人心之生死亦於此判也。

秋虫春鸟共畅天机,何必浪生悲喜;老树新花同含生意,胡为妄别媸妍。

多栽桃李少栽荆,便是开条福路;不积诗书偏积玉,还如筑个祸基。

大聪明的人,小事必朦胧;大懵懂的人,小事必伺察。盖伺察乃懵懂之根,而朦胧正聪明之窟也。

大烈鸿猷,常出悠闲镇定之士,不必忙忙;休征景福,多集宽洪长厚之家,何须琐琐。

众人以顺境为乐,而君子乐自逆境中来;众人以拂意为忧,而君子忧从快意处起。盖众人忧乐以情,而君子忧乐以理也。

一场闲富贵,狠狠争来,虽得还是失;百岁好光阴,忙忙过了,纵寿亦为夭。

千载奇逢,无如好书良友;一生清福,只在碗茗炉烟。

芳菲园林看蜂忙,觑破几般尘情世态;寂寞衡茅观燕寝,引起一种冷趣幽思。

“乐意相关禽对语,生香不断树交花”,此是无彼无此的真机;“野色更无山隔断,天光常与水相连”,此是彻上彻下得真境。吾人时时以此景象注之心目,何患心思不活泼,气象不宽平。

心地干净,方可读书学古。不然,见一善行,窃以济私;闻一善言,假以覆短。是又藉寇兵而赍盗粮矣。

学者有段兢业的心思,又要有段潇洒的趣味。若一味敛束清苦,是有秋杀无春生,何以发育万物?

为恶而畏人知,恶中犹有善路;为善而急人知,善处即是恶根。

一苦一乐相磨练,练极而成福者,其福始久:一疑一信相参勘,勘极而成知者,其知始真。

文章做到极处,无有他奇,只是恰好;人品做到极处,无有他异,只是本然。

曲意而使人喜,不若直节而使人忌;无善而致人誉,不如无恶而致人毁。

事有急之不白者,宽之或自明,毋躁急以速其忿;人有切之不从者,纵之或自化,毋操切以益其顽。

德者事业之基,未有基不固而栋宇坚久者;心者修行之根,未有根不植而枝叶荣茂者。

居官有二语曰:“惟公则生明,惟廉则生威”。居家有二语曰:“惟恕则平情,惟俭则足用”。

持身不可太高洁,一切污辱垢秽亦要茹纳;与人不可太分明,一切善恶贤愚须要涵容。

不可乘喜而轻诺,不可因醉而生瞋,不可乘快而多事,不可因倦而鲜终。

心地上无风涛,随在皆青山绿树;性天中有化育,触处都鱼跃鸢飞。

试思未生之前有何象貌,又思既死之后有何景色,则万念灰冷,一性寂然,自可超物处而游象先。

优人傅粉调朱,效妍丑于毫端。俄而歌残场罢,妍丑何存?弈者争先兢后,较雌雄于着手。俄而局尽子收,雌雄安在?

把握未定,宜绝迹尘嚣,使此心不见可欲而不乱,以澄吾静体;操持既坚,又当混迹风尘,使此心见可欲而亦不乱,以养吾圆机。

"为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古人此点念头,是吾一点生生之机,列此即所谓土木形骸而已。

相关文章

  • 读书笔记 《菜根谭》

    栖守道德者,寂寞一时;依阿道德者,凄凉万古。达人观物外之物,思身后之身,宁受一时之寂寞,毋取万古之凄凉。 ...

  • 读书笔记 《菜根谭》

    登高思危 少言勿躁 居卑而后知登高之为危, 处晦而后知向明之太露, 守静而...

  • 读书笔记 《菜根谭》

    君子懿德 中庸之道 清能有容,仁能善断,明不伤察,直不过矫,是谓蜜饯不甜,海味不咸,才是懿德。...

  • 读书笔记 《菜根谭》

    扫除外物 直觅本来 人心有一部真文章,都被残篇断简封锢了;有一部真鼓吹,都被妖歌艳舞淹没了。学者...

  • 读书笔记 《菜根谭》

    花铺好色 人行好事 春至时和,花尚铺一段好色,鸟且啭几句好音。士君子幸列头角,富裕温饱,不思立好言...

  • 读书笔记《 菜根谭》

    无名无位 无忧无虑 人知名位为乐, 不知无名无位之乐为最真;人知饥寒为忧, 不知不饥不寒之忧为更...

  • 读书笔记——《菜根谭》

    《菜根谭》是明朝还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集。本书像语录又不似语录,像随笔又不似...

  • 读书笔记‖菜根谭

    《菜根谭》可以为大家清清火气,降降压力。菜根虽苦,苦后有回甜,菜叶菜秆我们天天吃,其实菜之精华在于根,人之精华在于...

  • 读书笔记‖菜根谭

    《菜根谭》可以为大家清清火气,降降压力。菜根虽苦,苦后有回甜,菜叶菜秆我们天天吃,其实菜之精华在于根,人之精华在于...

  • 《菜根谭》读书笔记

    作者:【明】洪应明编注:李伟出版社:岳麓书社 2006年7月第1版第1次印刷来源:新浪微盘下载 几个月前在深圳和海...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菜根谭》读书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pbyk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