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世界名山不少,其中的三山五岳,最为著名,是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山,世界道教圣地。三山为黄山、庐山、雁荡山,民间有黄山归来不看岳之称。五岳为泰山、华山、衡山、恒山、崇山,是远古山神五岳崇拜、五行观念和帝王巡猎封禅相结合的产物,后为道教所继承,被视为道教名山。
在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笑傲江湖》中有五岳剑派,「泰山派」、「衡山派」、「华山派」、「嵩山派」、「恒山派」,这五派结为互相救援的同盟,又因为五派的主要武功均为剑术,故称为五岳剑派。
五派分别位于五山,泰山派位于泰山,有道教渊源。创始人为东灵道长。天门道长为掌门人时,对左冷禅吞并五岳的野心执意不从,被买通的内奸玉玑子和左道之士“青海一枭”害死。最后派中高手被岳不群诱进华山思过崖山洞观摩剑法石刻,遭到暗算嵩山派的伏击死伤大半。
崇山派位于嵩山,嵩山派掌门左冷禅身为五岳剑派盟主,位望尊崇,仍不甘心,定要把五岳剑派合而为一,结果功亏一篑,为他人作嫁衣裳。自己害人又害已,嵩山派日渐式微。
恒山派位于恒山,有佛教渊源。嵩山派欲将五岳剑派合而为一,恒山派掌门定闲师太坚决不从,结果在仙霞岭、水月庵两处遭伏击,差点全军覆没。定闲师太在少林寺内被岳不群暗害,弥留之际,请令狐冲接掌恒山。令狐冲在书末相助恒山派脱离险境而后退位,由仪清掌理门户。
衡山派位于衡山城,第二号人物刘正风与魔教长老结为琴箫知音,竟遭灭族灭门。衡山众高手又误中岳不群、左冷禅吞并五岳的陷阱,最后在华山石洞内几乎灭派,仅掌门莫大幸免于难,而莫大在此事后更加心灰意冷,隐姓埋名,过起了普通人的生活,但又在三年之后的令狐冲和任盈盈大喜之日前去道贺。
华山派位于华山,原为五岳剑派中势力最强的一派,但华山两位前辈岳肃和蔡子峰因时机巧合,得以一窥当世无上武学秘笈《葵花宝典》,但却又因见解不同,一人主张以修气为本,教导弟子重修气,另一人却认为应当以剑法为主而教导弟子重剑法,华山派至此竟分裂为剑宗和气宗二宗。二宗各持己见,终于水火不容,兄弟阋墙,同门操戈,高手伤亡殆尽,华山因此逐渐式微。五岳之首的位置也被嵩山派抢去。
五岳的说法始见于《周礼·春官·大宗伯》:"以血祭祭社稷、五祀、华山五岳。"《周礼》成书于战国后期,是儒家思想融合道、法、阴阳等诸家而形成的。因此我们认为五岳的思想是糅合夏代、商代以来的四方神和战国初期的五行观念而形成的山岳崇拜。五岳是封建时代帝王加封的。《史记集解》载:"天高不可及,于泰山上立封禅而祭之,冀近神灵也。"帝王们为了"报天之功",常以雄伟险峻的大山为祥瑞,在峰顶上设坛祭祀,举行封禅大典。
封禅的理论估计起源于东周春秋战国时代。而第一个举行大规模封禅仪式的是秦始皇。秦始皇亲自祭祀的地方只有泰山一处。到了唐代和武周武南岳衡山皇武则天,封禅活动在中原中岳嵩山。经过封建帝王的封禅历史,五岳的地位更高了。
五岳劈地摩天,气冠群伦。千百年来,皇帝在这里祭祀,僧人道士在这里修行念经,善男信女在这里烧香许愿,名人雅客也喜欢在这里赋诗作画,给五岳留下了众多的人文遗迹,五岳更加有名了。难怪人们登五岳后,会发出"五岳归来不看山"的慨叹。
![](https://img.haomeiwen.com/i6064105/9e5cdaf760f2e1d7.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