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我不是药神》的热映,将一个客观存在却一直都被我们忽略的社会现实赤裸裸的呈现出来,这对于中国电影来说,绝对是一个不小的突破,甚至可以说是一个飞跃,这代表着中国的电影人开始越来越关注人性和社会现实。
这不管对于观众还是中国电影,都是一个好的开端。
然而,今天我不想就电影本身阐述太多,网上对于这部电影的评论已经铺天盖地,豆瓣上高达9分的评分,已经说明了这部电影的实力,再多的溢美之词,对于电影来说,也不过是锦上添花。今天,我们不聊电影本身的内容,来聊一聊死亡以及葬礼。
人们常说爱情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我却觉得不然,生死才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无论贫穷还是富有,善良还是邪恶,强壮还是瘦弱,死亡是谁都躲不开的一道必选题,而且这道必选题却只有一个答案。
我生在农村长在乡下,儿时的印象里农村最热闹的场景除了过年还有两个,一是婚礼二是葬礼。婚礼当中感受到的自然是喜气,然而农村的葬礼却和悲伤扯不上关系,大抵给我的感受就是吵和乱。
有人肯定会说吵和乱不是一样的么?然而,在农村的葬礼上却有着不同的意义。先说乱,这个通常表示的是事物的排列没有规律,这点上只有亲身参加过农村葬礼的人才有深刻体会,当然中国地域广阔,我所说的仅仅是我所见的场景并不代表全中国所有的农村,在这里有必要提前说明一下。
乱哄哄的人群,乱哄哄的节目,隔壁唱戏的台子上也许会出现几个衣着暴露的跳舞女郎,总之,这样原本应该肃穆庄严的场景,却硬生生的变成了农村大集。但是,这种乱仍旧是可控的,所有葬礼的流程和方式都有人在按部就班的进行着,绝大多数只要演好自己的角色就行,这是一场没有剧本的群演大戏,所有的一切都需要即兴发挥,却又要求演员的表演生动细腻。
吵在这里特指吵架,葬礼上的吵架是极其平常的事情,吵架的缘由总结起来大概有几种情况:恶意找茬型,财产分配不均型,矛盾集中爆发型。都说死者为大,然而这些人吵架。时候可是完全想不起来自己到底是来干什么的。
农村的葬礼风俗真的需要尽快改革,劳心劳力不说,反而把原本悲伤的气氛消弭殆尽,这样一出群演狂欢的闹剧让生者心累,逝者难安,是到了该谢幕离开历史舞台的时候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