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出来,带了未看完的半本书。毛估估,差不多。
刚来安顿好,去朋友房间逛,看到了她也带本书,新版的《有钱人和你想的不一样》。朋友说,你拿去看,我说不了,已经认真看过两遍了。
第二天,我就发现自己“青黄不接”啦——明显低估了自己看书的速度。没书看,咋办?那就借,大家都在会务群,就去那边吼了一声,谁有书可以借出?(行动力强多了,我看到自己的这一变化。)
暖心的安小辰,据说是“燃”的小管家大后勤,很快,她就来“摸摸我的底”:你需要什么书?(暖心ing…)
什么都行!我豪爽地回答。没书看的人,饥不择食。(这是我得风格,有讨好的痕迹,为了感谢别人的好意,并“降低”别人行动的难度,我往往忽略自己此刻的真正需求,就看似随和地一再降低要求。其实,这无形中增加了对方做事效率和成本——“随便”的饭不好做呐……)
无意间,看到群里有陌生人响应(再次暖心中……):上去房间拿了钥匙下来,书在车里。
结果,海边的天,说变就变,昨晚据说磅礴大雨加劲风。拿来钥匙的这位好心人穿着单薄的衣服知难而退,来问等着的我这里有没有伞?
(妙!我不禁感叹他的情商,随后立马也觉察自己与别人的异同!)
第一反应,需要伞不是应该去找前台借吗?他为何先我?哦……话里有话!其实就是告诉我他无法交付承诺的原因——外面风雨太大,他衣服单薄。
我也敬佩自己的觉察,没有哦!不用去了,没关系,千万别淋湿了(看着飘逸的薄衫,我的讨好机制马上运行。)
如果是我,我会怎么办?我心里一闪而过:我肯定是尽量排除一切万难去完成任务。风雨太大,我大约也会在门口退缩评估,如果情况将就可行,就是直接找前台借伞去完成任务。如果不行,我会直接说明情况,而不是找“没有伞的当事人“借”伞。
挺有意思吧。
回到房间,我的愿望——借书——未完成,我察觉到自己心不甘……
于是,又想起来这本书,它就在朋友的房间里,唾手可得,好,就它了。既然是天意,那就再看看。我噔噔噔地跑去她的房间拿到了书。
看吧,缘分真奇妙吧,再次遇到你「胜利」
嗨,你好「愉快」
一段时间不见,你已“新版”,(第一眼就看到了页扉的“新版”二字)
![](https://img.haomeiwen.com/i28001602/2720a33dcacd2d98.jpg)
庆幸我也一直“日日新,苟日新”“做新民”……
生活滚滚向前,唯一让我镇定的是,人生若只如初见「让我看看」
吃完早餐,来会场的路上,遇到昨晚的那位小伙,他一看到我,条件反射般地返回车边,打开车门,取出书来。看吧,承诺就是欠账!哈哈哈……
![](https://img.haomeiwen.com/i28001602/993753f32aed8a1f.jpg)
十一年前,看过前传,十一年后,看后传,真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