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小朋友对环境或来自外界的感染是最敏感,哪怕她的语言能力还不足以让她表达清楚。但,透过她的一些肢体语言,仍然可以看出,她情绪上细微的变化。
图片来自网络1.在妈妈身边
这个暑假,奶奶过来帮忙照顾小闺女。白天她们婆孙相处得非常融洽,小家伙的表现那是一个叫乖巧懂事。
但这种乖巧在看见妈妈进门的那一刻,就荡然无存,各种闹腾扑面而来。完全是一只小猴子进山--满山的撒野。
譬如:让她好好吃饭,她得抱着平板;让她喝水,她可以把水洒得满床都是;让她换衣服,她要吃冰淇淋,稍有不如意,不是哭就是大叫,总之,各种状况接涌而来。
奶奶的话:你妈没回来吧,你就像只猫一样。只要一见着你妈,你就能翻天!
爸爸的话:看你把她宠的,她说什么就是什么。你怎么可以由着她的性子呢?
真的是如此吗?难道不是因为:在妈妈身边,才是孩子最真的时刻;在妈妈身边,才会让孩子觉得放心、放松;
同时,也是在妈妈身边,才不需要带着标签,再怎么哭闹,都有妈妈的怀抱。这个世界,也许只有妈妈的怀抱是唯一不变的存在。
因为她本能的知道,妈妈可以包容她的一切。就像我们日常所说:家可以包容我们的一切是一样的道理。
妈妈的怀抱就是她的全世界!
图片来自网络2.实验结论
《人类简史》一书中,作者写到这样一个实验结论。当时美国心理学家哈利·哈洛(Harry Harlow)就曾用猴子的发展做过实验。
他在幼猴出生后几小时,就把它们和母猴分开,各自关在独立的笼子里,由两只假母猴来负责哺乳。
每只笼子有两只假母猴,一只使用铁丝材质,上面有可供幼猴可吸吮的奶瓶;另一只使用木材,再铺上布,模仿真实母猴的样貌,但除此之外无法提供幼猴任何实质帮助。
但没想到,幼猴显然比较爱的是布猴,多半时间都紧抱不放。如果两只假猴放得够近,幼猴甚至是紧抱着布猴,只是把头伸去金属猴那边吸奶。
哈洛猜想,可能是因为铁丝太冷,幼猴不喜欢,所以他还为金属猴加装了一个电灯泡,让金属猴有了体温。
然而,除了真的非常小的幼猴之外,大多数猴子选择的仍是布猴。
书中还提到,这些猴子孤儿虽然得到了所有必须的营养,长大之后却有严重的情绪失调。它们无法融入猴群的社会,与其他猴子沟通有问题,而且一直高度焦虑、具有高略性。
结论显而易见:除了物质需求之外,猴子必然还有种种心理需求与欲望,如果未能满足这些需求,就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图片来自网络而我们人类呢?我们的需求是不是会更多、更广泛、更高级?
我相信,大部分的留守儿童都曾有类似的体验,父母亲不在身边,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情绪得不到抚慰。就像一根野草,在贫瘠的心田里,又怎能开出娇嫩的鲜花呢?
而孩子的心理需求能否得到满足,父母在当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图片来自网络3.陪伴 是建立美好人生的开始
这次回娘家,一切都很美好,但除了一点:睡觉成了最大的问题。我家小闺女和小表姐玩得非常嗨,第一个晚上就缠着要和表姐睡。
奈何事与愿违!
表姐有一个小习惯,白天怎么玩、怎么疯都行,就是不能和除了父母之外的人一起睡。好说歹说,有妈妈陪在一边也不行,就是无法接受身边有一个‘别人’。
也许问题的根源就在她四岁之前说起。而在那之前,她是一名留守儿童,和奶奶生活。
一直到快五岁,弟弟一家搬到镇上之后,弟媳才留在家里,这时她才得以脱离留守儿童的大军。
她不愿意和别人一起睡,玩得再好,再熟悉也不行。追根到底,我认为这就是留守儿童的一个后遗症:缺乏安全感。
每个阶段都有各自的敏感期,比如当她只能用哭声引起大人的关注时,却得不到父母的关注;当她感觉到不安时,同样的得不到一个温暖的怀抱。
此等种种,在父母缺席阶段下,无不显视着她的情感缺失。而反射在我们眼里就是:她和大部分的孩子有了不一样的行为。
奶奶经常会有这样的嘀咕:怎么这么古怪,为什么就不能和表妹一起睡了呢?
也许在潜意识中,她还停留在四岁前,外界的一切都会引起她的恐慌。她唯一能做的,只有闻着熟悉的气味才能安然入睡!
图片来自网络诚然,我们的孩子在妈妈的身边才是最安心的,妈妈才是最让人依恋的!都说:有妈的孩子像块宝;有妈才有家!
所以,孩子在父母身边可以为所欲为,无须顾忌,无须担心,一切有妈妈呢!
愿我们成为孩子的大树,一棵棵元气满满、担起世界所有的风雨的大树!
图片来自网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