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韩泰日,诸君共遨游,时时有心得,刻刻来分享。闽南语的外来记忆法,我们也能湾仔行。
学习泰语发音中,发现“福建”的发音与闽南语的发音一模一样,泰语写作“ฮกเกี้ยน”,该词语可以分解为“ฮก”,音为HOG,“เกี้ยน”,后面这个为复合元音,音为GIEN。不可排除,福建这个词,作为外来语,最大程度遵守“外来语音读”的法则。我们再来看,福建的韩语发音“푸젠”,音为”PU ZEN”,也是音译,但音译的感觉更像来源于普通话的发音,与此类似,我们看看日语,“ふっけん”,这是用片假名进行书写,一般书写会写汉字“福建”,发音为FU KEN,中间有促音,也是音译。大家发现了吗,相较于普通话来说,不用说,闽南语自成体系,古说普通话主要是满清入关之后所形成的北方方言,而闽南语则是中原古汉语,在安史之乱及五胡乱华等诸多战乱节点,南迁偏安所致,遂与闽南之地的东瓯之语相融合,渐渐就形成现在的闽南语。可以说闽南语是当时正统的官话,时代则有待考证。那么泰语的发音缘何如此相似,则是泰国所属地区与当时中原交流所致。
我们知道1283年泰国素可泰王朝的兰甘亨大帝创造了泰语文字。彼时属于南宋灭亡不久,元朝占领中原统一中国。1446年10月,朝鲜王朝第四代君主世宗大王李裪颁布《训民正音》,标志着韩文的诞生。日语的假名诞生于唐代。彼时日本人发明了通行于女性之间的假名,官文为文言文。日本人3世纪前与闽南语一样都是口口相传,并无文字,后三国时代日本才开始大量接触汉字。由此可见,三个不同的国家,接触汉语的时间不尽相同。经史料记载,福建首次出现于唐玄宗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为加强边防武装力量,唐朝设立军事长官经略使,从福州、建州各取一字,改称“福建经略府”(军区长官职称),这是“福建”名称的首次出现。
从上述的脉络来看,日本称呼福建的发音应该更为贴近古汉语发音,而泰语称呼的发音则是在古汉语进入闽越之地后,结合了部分土著语言,导致发音有所变化,如此看来,我们现在闽南语中残存大量古闽语,也能窥测出中原古汉语的变化之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