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收到了几条中秋节的祝福,有些是以前学员家长的,有些是最近认识的人。但是这些大多数没有怎么见过面,见过面,也是一时的谋面,所以总体而言,算是礼貌性的祝福。由于独自生活,距离家乡也有点远,放假时间短,所以我没有见父母的迫切心情。一方面,如今的实时通讯功能已经十分普遍,从客观上,抵消了人们由于遥远不通音讯带来的思念之情。从这点来说,科技对人们的沟通方式和感情的连系,影响十分巨大。另一方面,对于中秋节的景观欣赏,如今的意义可能会更加淡漠。最高端豪华的中秋胜景,更大的可能性是出现在电视节日晚会中。古代的人,可能想看点节目表演会比较稀缺,所以会重视可以大家一起游玩、赏景的节日,也催生了不少歌咏的诗句。本质上,还是农业社会和年代,人们的娱乐较为有限,同时通讯上非常困难等原因,促成了这种节日的聚会。
中秋节在现代含义上,大概主要是全家团圆,大家围坐在一起怀念亲人、追忆往昔,祈祝丰收,拜月、赏月、玩花灯、吃月饼。我对中秋节的印象,从教科书中能想到的,其实是初中英语课本,也就是用英语描述的中秋节的节日形式。虽然描述比较简略,但是团圆、赏月和吃月饼这两个关键词必不可少。中秋节的赏月和吃月饼,对现代人而言,意义已经变得微小,现代航天科技,早已让宇航员看到月球、地球,甚至火星的地貌。赏月,我觉得看的不是月亮,而是借助赏月,让心灵停下来,能够“我寄愁心与明月”或是“千里共婵娟”,达到亲人间的某种心灵感应和契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