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们阅读了《家庭的觉醒》第一部分,家长在育儿过程中的抓狂与愤怒,其实是源于自身的恐惧。书中指出传统育儿方式的局限,提出觉醒式教养的必要性;今天,继续阅读第二部分,打破传统育儿的误区。
要把育儿行为延伸到家庭中,让整个家庭也能处在一种成长发展的过程里,首先要改变父母观念上的问题。书里总结了7个方面的误区,方便我们对照自检:
第一个误区:教养都是为了孩子。
当父母把一切教养都面向孩子,他们并不会得到预想中一个成绩优秀、品德高尚、受人器重的下一代。
因为孩子是人,不是程序和机器;父母无法像设计一个产品那样,将孩子投入某种课程,就“生产”出某种相应的能力或品质。
真正的教养,是一个家庭环境、能量、文化内化的过程,父母缔造的环境条件,才是孩子成长变化的内生动力。
孩子成长得怎么样,是看父母做得怎么样,而不是教得怎么样。
第二个误区:成功的孩子总是走在前面。
很多父母由于长期受到社会影响,对孩子有一种“竞技化”的培养趋势。但对于一个孩子的能力来说,外在的荣誉成就只是最后一部分。
真正重要的是什么呢?是一个人能否与自己和谐相处;与家人关系如何;与自己成长的环境、与各项目标关系如何。
可现在很多教育舍本逐末,把各种成绩、证书作为根本,让孩子早早失去了学习的乐趣。
第三个误区:孩子有好坏之分。
很多父母在教养孩子时会给孩子贴上或好或坏的标签。哪些行为是对的,哪些行为是错的。
这其实是一种价值判断的表达,这很容易给孩子带来心理负担,让他们变得犹豫、迷茫,不敢按自己的意愿行事。
第四个误区:好家长是天生的。
很多人误认为,为人父母是天性,因此不需要学习。
可事实上是,养育好一个孩子,比经营一项事业、实现一个梦想更难。改变自己尚且很难,更何况是一个与你完全不同的孩子呢?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当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问题,情绪变得糟糕、不理解父母时,大部分父母的耐心和爱心都会被消磨殆尽。
不经历一番寒彻骨,哪有梅花扑鼻香?好家长不是天生的,只有历尽九九八十一难,不抛弃、不放弃,才有可能取得真经,勉强成为合格的父母。
第五个误区:都是为了孩子好。
很多人成为父母之前,都有一个简单朴素的想法:只要我真心为孩子好,我就是一个好爸爸、好妈妈。
可实际上,为孩子好的背后也有可能衍生出恐惧。
就像有的家长说,我们宁愿自己少吃、少用,也要不遗余力地对孩子好。只要孩子有出息,我们的一切牺牲都是值得的。
殊不知,这样的爱很容易变得沉重、令人窒息。尽管父母倾注了很大的感情,里面却附带了孩子难以承担的压力。
爱是一种能够全面地看见、接受且尊重他人本来面貌的能力。真正的爱就是要坦诚、接受,不附带过多的条件。有压力的爱,反而让子女觉得束手束脚。
第六个误区:父母的使命是培养快乐的孩子。
快乐当然是好的,但当你把快乐当作目标时,就会出现扭曲,快乐是过程中的感受,而不是目标,快乐也不意味着要让孩子不受挫折。
从整个人生来看,谁能永远快乐、永远无忧无虑呢?父母也好、孩子也罢,最终都要回归到生活本身。
因此,父母不能在教养过程中做不必要,也不可能做到的事,我们应该让孩子积极地接受真实的生活,而不是为了快乐而粉饰生活。
第七个误区:家长要控制一切。
很多父母,都特别喜欢安排孩子的生活。这其实是一种基本的执念,它根植于大部分人的观念中:当我们想把什么事情做好,就一定要花很多时间精力,做出许多努力。
养育孩子也是如此,家长总觉得在每个环节,自己都把这些事务安排好,事情才能如我们料想中发展。
可实际情况是,在育儿方面,父母真正能决定的,只有自己的行动和情绪。与孩子有关的,其实都是孩子自己在做决定。
很多父母不理解真实情况,心里总想:这孩子小时候挺乖,挺听我话的,怎么长大了就开始叛逆呢?
其实孩子小时候并不是乖,而是没有完整的独立意识。
当他心智成熟了,有了自己的想法,自然就会为自己做决定,会对父母的要求接纳或拒绝,这都是正常的过程。
孩子需要的,其实并不是父母的控制、包办和安排,而是关心、指导和建议。
以上就是在与孩子相处、共同成长的过程里,父母需要打破的7个误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