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我们为什么学不会日本的工匠精神?

我们为什么学不会日本的工匠精神?

作者: 不悟君 | 来源:发表于2020-04-13 16:25 被阅读0次

梁文道在《圆桌派》中提到他在日本看过一个花道的插花表演,整个插花是用枯枝来表演的,技术令人震撼,插完的花,从所有角度看都是一幅完美的作品。

但里面最令人吃惊的是,那些枯枝残花,并不是从一个园艺店里捡来的剩下的花。

这些花要到山上现找现割,不用养的花,要用野的花。

而这些花,有一户人家专门负责,他们家世世代代都为采花人。

他们家到现在已经是第十一代传人了,他们负责为花道采花,算是一个职人。在整个花道表演中,采花人这个环节是不会给大家注意到的,算是整个环节里的一颗小小螺丝钉。

而那个职人把这种简单到无聊的事,看的非常神圣,打心底想着要干的跟他爹一样好。每一代都非常用心的做着这件事情。

这应该就是所谓的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时下的一个热词,李总理在之前的两会上明确倡导工匠精神。

日本木工业传奇秋山利辉这本《匠人精神》,给我们诠释了如何做好一位工匠。

其创立的“秋山木工”的定制家具常见于日本宫内厅、迎宾馆、国会议事堂等。秋山先生强调“先德行,后技能”、“己成,则物成”的大道,这与我们的传统精神莫不蕴合。

秋山先生创立了一套一流人才的育成法则——“匠人须知30条”。

秋山先生认为:工匠的人品比技术更重要--一流的匠人,必有一流的心性。

大道不孤,在日本这样的工匠精神比比兼是

《入殓师》里的葬仪师,化妆技艺出神入化,能把各色人等的遗体打扮得如同睡觉时一样;《山茶文具店》中,代笔人(帮人代写书信)为了写好一封信,从纸的选择、墨的颜色、笔的挑选,每一个过程都用心至极。

为了跟客户的心境合一,写出像客户一样的字。代笔人需要全身心的投入,感受。重复的做着这简单的事,但他们确不觉得枯燥,反而内心充满了敬畏。

统计数据表明:截至2013年,全球寿命超过200年的企业,日本有3146家,全球第一!德国有837家,荷兰有222家,法国有196家。

为什么长寿企业扎堆这些国家,是一种偶然吗,它们长寿的秘诀是什么呢?

答案就是:工匠精神!

与其说那些优秀的百年老店传承的一门技艺,更准确说他们首先传承的是工匠的气质——沉着坚持、精益求精的心性!

《匠人精神》这本书,给我们传递了,做一个匠人需要的各种“术”。

可是我们学习了那么多年的日本,难道我们就真的没有看到日本在工匠的精髓吗?

慢工出细活这个词早就已经刻在了我们的骨子里,为什么我们就没有体现工匠精神?

我想在这种“术”之前,我们还缺少的是“道”。

在秋山的学校里,在木工这个领域,学习8年,出来之后,就是一个木匠?

是问,这种模式在中国是否行的通?家长们愿意把孩子送到这个学校去吗?

其实在很多时候,我们大部分人在工作的时候,也是浑浑噩噩混日子。

这一混有可能还不止8年,有可能是一辈子。

那为什么我们却没办法接受简单的8年的训练?

我想是如今社会追求快的结果。我们都梦想着一夜暴富。

30分钟读懂经济学

15分钟了解明朝大事

1分钟看懂股市K线图

这些在逻辑上根本经不起推敲的事情,而我们深信不疑,所以我们花了很多个30分钟,看遍了大千世界,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我们在追求快的路上,却走了一条走漫长的路。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道理我们都懂,但事情我们都没有做,值得反思。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们为什么学不会日本的工匠精神?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phnm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