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写作笔记(22)‖文章表达方式之四议论

写作笔记(22)‖文章表达方式之四议论

作者: 朱朱哥弟 | 来源:发表于2023-09-26 03:59 被阅读0次

    整理/朱朱哥弟

    一、议论的概念和内涵

    议论,就是作者对某个对象或问题发表见解,表明观点和态度。其作用在于使文章鲜明深刻,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理论深度。它在议论文中是主要表达方法,在其他文体中则用于点染主题,评价事物,折射作者的理念。

    二、议论的要素和种类

    1、议论的要素

    论点。又称论断,是作者对论述问题的见解、主张和态度。

    论据。是用来证实论点的根据。论据是论点的基础。

    论据主要有事实性论据和理论性论据两类。事实性论据具有无可辩驳的说服力。理论性论据,包括科学原理、名人名言、方针政策等,可以增强论辩的理论深度。

    论证。是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作用在于揭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使论据更好地为证明论点服务。

    在一段完整的议论中,论点是统帅,回答“证明什么”的问题;论据是基础,回答“用什么证明”的问题;论证则是沟通二者之间内在联系的桥梁,回答“怎样证明”的问题。

    2、议论的种类

    立论是从正面阐明作者的见解和主张,以立为主,称为立论。

    驳论驳斥对方的论点,已破为主,称为驳论。

    三、议论的方法及功能

    1、立论的方法

    (1)例证法。运用典型事例来证明论点。人们常说的“摆事实,讲道理”就是这种手法。例如,运用许多例子来证明“观念的力量不可低估”这个论点,它的论证过程:观念的力量不可低估。有时给人输入一个信息可致人于死命。顺治皇帝打了他弟弟一记耳光,其弟无疾而殁(mo);鲁四老爷夫人的一声断喝,使祥林嫂倒毙在风雪除夕之夜。还有大量的求官、求财、求爱者或什么也不求的善良者,因其突如其来的信息而致死的例证。人是一株多么脆弱的会思考的芦苇啊。

    (2)引证法。就是用公认的理论、原理、公理、格言、成语、谚语等,来证明一个个别性论点的手法。它常常引用名人的经典性言论,以增强立论的说服力。如证明“心灵美是最高尚的美”这个论点的正确性,就引用了权威性的论述来支撑自己的论点:人们常说:“”;托尔斯泰说:“”;奥斯特洛夫斯基说:“”这些话是说得很有道理的。

    (3)喻证法。用比喻来说明道理,它用通俗、浅显的形象,来说明不易理解、抽象深奥的道理。这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所常用的一种传统说理方法。毛泽东同志在《论联合政府》一文中,用“房子是应该经常打扫的,不打扫就会积满了灰尘;脸是应该经常洗的,不洗也会灰尘满面”  作比喻,说明“我们同志的思想,我们党的工作,也会沾染灰尘的,也应该打扫和洗涤。” 论证了批评与自我批评的重要,就是这一论证方法使用。又如,如何摒弃“四风”,我党也给出了办法,那就是“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照镜子,即对照学习党章,找出自身缺点;正衣冠,是指纠正自身错误;洗洗澡,是要接受同僚或下属批判;治治病,则是处理不合格党员,或纪律处分,或清除出党。知易行难,要做到这四点,其实需要很大的勇气,“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中央领导以 “八项规定”身体力行,为端正党风政风率先垂范,已然吹出了一股“新风”。我们广大党员更要拿出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和勇气,从严自省、从严自律。

    (4)因果法。用原因去证明结果或用结果去证明原因的论证手法。它是省略的演绎证明。如邵燕祥的《注意与精神》中的一段:“以为空洞的精神说教能化为精神凝聚力或者其它精神力量,也是一厢情愿;因为所谓精神变物质,不但要有一定条件,而且还要看那是什么精神,那精神又没有物质基础,是否来自过去的社会实践并经得起当年实践的检验,光是喊这精神那精神,言者谆谆,听者藐藐,终于好精神即正气不见发扬,坏精神即邪气占了上风,此中消息,倒是该反省一下的。” 这是用因证果。

    (5)对比法。把正反两方面的论点加以对比,以揭示反面论点错误,或衬托正面论点正确的方法。

    (6)类比法。也称“类推”。根据两种事物之间某些属性相同,去证明它们在其他属性上也相同的手法。它能起到触类旁通的作用,是对未知客体进行预言或设想的重要手段之一,如赵鑫珊《我们能否贡献一个爱因斯坦?》一文,认为爱因斯坦、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取得巨大成就,除了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外,文化背景和哲学气质是其中的两大原因。本世纪德国高度发达的文化——活跃的哲学思想、社会学科的繁荣和古典音乐的普及等,无疑为造就爱因斯坦作出了间接贡献。“具有哲学气质也许更重要。牛顿的哲学气质表现在他把物理学的目的看成是发现自然界的宏伟结构和作用,并且尽可能地把它们归结为几条普遍法则。爱因斯坦的哲学气质表现在它对作为物理学基础的力学的批判表现在它力图从个别的结果得出普遍的结论,表现在他把物理学理解为从概念上去把握外部实在世界的一种努力。”而我国的理工科学生就立意和胸襟来说,就缺少这种哲学气质。我们的成绩多半是个别的、局部的,而缺少观念上的突破,不足以改变一门学科的结构。因此作者认为:我们民族能否培养优秀的科学家,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理工科学生是否从哲学那里接受了一种崇高感和雄浑浩博气质的感染;自然科学家是否在思索科学后面的哲学涵义;理工科学生是否从现实世界接受了似乎同自己的专业全然无关的许多现象,并具有一种创造性的联想力。

    2、驳论的方法

    立论的论点是由其论据和论证支持的,故反驳论点、反比论据、反驳论证,是驳论的基本方法和途径。不论使用哪一种方法,驳倒对方的论点是最终目的。

    (1)驳论点,用事实和道理证明对方论点是错误的。

    (2)驳论据,证明对方的论据是虚假的。

    (3)驳论证,指出对方论证的方法论不合逻辑。

    (4)归谬法,根据敌论的逻辑推论下去,导出极端荒谬的结论,证明原来论点不成立,以退为攻。

    (5)反证法,不从正面直接证明论点,而是从反面来间接论证的手法。它在说明一个道理时,往往先假设与此相反的情况进行论证,通过对反面情况的否定,来肯定所要阐述的道理正确。或者为了批判一个错误观点,先证明与之相矛盾的观点正确,从而来否定错误论点。后者在驳论中运用较普遍。

    如雷达的《蔓丝藕实》之十,为了证明自己的正面观点:“强者,必须是主宰自己那份时间的人”,作者用反证法先证明与此论点相反论点的错误:受到误解、委屈、冷遇,总是去叩他人的门扉,去剖白、解释,想尽量缩短被委屈的时间的,不是强者;遭到流言的袭扰,于是忧谗畏忌,手无足措,惶惶不可终日的,不是强者;总是处在等待状态——等待安慰,等待理解,等待捧场,等待别人命令自己的,不是强者;总把生活的目的归结到一个个诱人的“外物”上,以是否得到它来安排自己一生的时间表的,不是强者;在需要当机立断、果断行动的时刻,优柔、拖延、惰性十足的,当然也不是强者。反之,即为强者。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写作笔记(22)‖文章表达方式之四议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pjov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