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读PET相关的书籍,并且尝试了一些其中的方法,在昨天的事件中,我通过两种不同做法的对比,找到了孩子不听话的真正原因。
昨天,我头脑中清醒的知道按照PET的理论,应该怎么和孩子说话。但现实中我却非常想尝试并且验证一下,如果用权力父母的态度来对待孩子解决当时的事情,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回顾一下昨天的场景:
哎呀,首先我得来介绍一下我俩的具体位置。我家的厨房是半开放式厨房,与后阳台相连。厨房与客厅之间用一面半人高的墙隔开,在客厅一侧挨着隔墙摆放着沙发,为了美观在隔墙的台面上摆放着几盆绿萝。我在后阳台底部的柜子里找东西,而她则站在我家的沙发上扶着隔墙台面好奇地看着我。
当她在那里看我的时候,我告诉她两件事需要注意:1.注意安全,不要掉下来。2.在那里看我可以,但是小心不要把花碰倒,否则那些花可能会砸到我。
然后我就打开柜门开始找东西,正在我专心致之地找东西时,只听到啪的一声响,有一盆花掉地上了,刚好掉在我的脚边,我的裤子➕鞋都沾到了花盆里残留的水。
如果按照以往我的正常方式:首先安慰一下没关系,然后请她帮忙和我一起把水擦干,事情解决。
有人可能会说,你之前已经告诉过她不要碰到花,可她还是碰到了。不应该说她吗?
现在我来重温一下昨天我选择的做法过程,实际验证了说她不仅没有用,反而效果更差。
(看到花盆掉下来)
我:刚才不是告诉过你了吗?小心不要碰到花盆,你怎么回事啊?!
她:不说话。
我:你看看,水都洒我裤子上了,我今天新穿的衣服就被弄脏了。
她:仍然不说话。
我:这个是你弄脏的,你看地上也都是水,你去拿块布把地擦干净。
她:我不擦,你擦吧。
我:你弄脏的,应该你擦啊。
她:我不。
我加大了声音说:去拿块布啊!
她就开始不理我,自己去玩自己的了。
这种情况下,最终就是两种结果:一种妈妈继续坚持让孩子擦,孩子内心特别的不满意,可能会以哭闹结束(妈妈赢孩子输)。一种结果是妈妈放弃,最终由妈妈擦,妈妈的心里会很不满意,孩子也无法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妈妈输孩子赢)。无论是谁赢谁输,输的一方心里都会很不爽。
见过我家孩子的人都说她很懂事,首先她是一个天使宝宝,其次,平时我也努力培养她负责任的态度。
但是即使对她,当我用上面的方法来和她对话时,她也是拒绝的。
为什么她会拒绝呢?
因为我说的那些话都在向她传递着:
在妈妈心中,花盆或衣服比她更重要
她把花盆弄到地上的原因不重要
她的感受不重要
遇到问题,妈妈只会责怪她
虽然你之前预警了,说了提示的话语,但是并不代表风险不会发生。
就好像你明知道总是低头看手机对颈椎不好,但是你仍然避免不了会低头去看是一样的道理。
与孩子对话的关键点不仅是你说了什么,还要看她听到的是什么。
正确的做法:
1.在找东西的时候把花盆搬到其他地方,减少危险隐患。
2.如果不方便搬来花盆又担心孩子会把花碰倒,提前传递明确的“我-信息”:宝贝,你在沙发上看着妈妈就好了,小心旁边的花盆,如果花盆掉了会砸到妈妈,妈妈会疼的。
3.假如花真的掉下来了,告诉她花盆真的砸疼你了,然后请她给你吹吹减轻疼痛(或许并不能缓解但是能够培养她的同理心),并邀请她帮你一起把花盆扶起来再把地擦干净。
4.复盘一下当时的场景,并请她今后注意。
如果你还有更好的方法,欢迎一起交流哦!
作者:啵妞 river_me
日期:2019年11月2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