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会有家长抱怨,对孩子说了那么多次,就是不听!
问题是:你在说什么,是孩子需要的吗?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要给予孩子爱与归属,自尊,要明白你的孩子现在处于一个什么状态、他需要你怎样的帮助和支持,他想要实现什么?
要建立一种积极的亲子关系,时时为孩子提供正向反馈,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当你很快地肯定孩子的在潜力或成熟方面取得的任何进步时,他就会受到鼓舞;当你要求过多时,并且急于求成时,你就让他丧失信心。
所以要善于发现展示孩子价值的机会。还担心孩子不听你的话吗?
今天我拿着书,敲响孩子的房间:我晚上可以和你一起学习吗?
好吧,让你进来吧!
(以前我不由分说的就进去,孩子视我为敌人,我监视她,她反监视我,结果总待不长,不是我气哄哄主动逃离,就是被无情撵出房间。)
报着和平共处,一起学习的心态,满满诚意而去,就是不一样。我背对着孩子,忍不住又提起要求,先做什么、还要注意啥……孩子开始不耐烦,嘀咕,早知道不让你进来。
我赶紧暂停,不敢声响,自己默默看书。孩子自己也按闹钟,自己学习。
我知道孩子当下需要的一个安静的学习状态,我陪伴一旁就好,而不是指责、批判她。
番茄钟一个接一个,孩子的学习有规律地一件接着一件。我一旁肯定效率真高。妈妈都跟不上你的节奏了。
孩子跟乐意的做着。
反思:遇到问题,多想想孩子处在一个什么状态,她要你怎样的帮助、支持?你是在帮她,还是在发泄你对她不满的情绪,要不然孩子会给予你的是情绪的对抗,而不是问题的处理,矛盾只会升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