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又见乡愁

又见乡愁

作者: 吉祥花园地 | 来源:发表于2021-10-05 18:37 被阅读0次

                        文/吉祥花

去年夏天,正是酷暑炎热,暑期蒸腾时节,我参与了脱贫攻坚普查的验收工作。普查期间,走进了蔚县的一个古村落。

在他乡又见乡愁,是一个意外的惊喜。古村落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乡愁。

是蔚县王良庄。砖券的堡门完好,半圆的门洞上嵌着村名“王良庄”,“庄”字多了一点,可谓大有深意。村子里有许多庙宇,从新旧青砖的明显差别可以看得出,堡门和庙宇都进行了修整。村支书高俊元如村子一样,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入户普查的路上,他毫不在意炎炎烈日,饶有兴致地为我们讲解村子的由来及村子里的每一处古迹。他说:“村子鼎盛时期,大大小小有十来座庙宇:真武庙、观音庙、奶奶庙、龙王庙、稚子庙、井神庙……这些庙宇是老百姓向善向美的体现。受风雨侵蚀和人为破坏,仅遗留下来三、四座庙宇,一个戏台,但已不完整,按照原有风格,前几年都重新翻修。”小村古朴的风貌在众多现代化乡村中显得别具一格。我忍不住想:那时的老百姓供奉了各路大神,唯独忽略了自己的力量,殊不知,幸福生活最终要靠党的政策指引,要靠自己的勤劳获得啊!新时代,国家保护保存古村落,是为了留住历史。古罗马的著名人物西塞罗说:“如若不了解在你出生以前发生的事情,你始终只能是个孩子。”有人疑问:“翻修庙宇,不是迷信吗?”一位历史学家说:“传承古文化,是让我们的生活与祖先的生活结合起来,让我们置于历史的氛围中,以实现我们更大的价值。”王良庄人在党的惠民政策指引下不仅实现了绝对脱贫,而且过上了小康生活。他们鉴古照今,吸精弃糟,诠释着富足后的乡民对精神生活的渴求,他们在追求中传承古文化,从而也回馈了社会。

古村落是我国数千年历史的农耕文明,具有较长历史的村落,留下了大量的传统文化,记录着深刻的历史记忆和富有地域特点的历史生活。这些村落如同一颗颗宝石,散落在田野里。而在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迈进的过程中,由于缺乏保护意识,我国大量的古村落消失不见了。

有报道说:“最近十年,我们国家消失了90万个村落。”保护古村落的责任落在了当代人的肩上。古村落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如同春节一样,保护古村落,就是让每个中国人都有‘家’可回。

  蔚县古称蔚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不仅孕育了多姿多彩的剪纸文化,而且还孕育了蔚县秧歌、古民居、古戏楼、古寺庙、打树花、皮影戏等独具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蔚县古民居是蔚县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集民俗、美学、建筑、雕塑艺术于一体,呈现出绚丽多姿的风貌特征。

走进一家农户,大门口有一块上马石,门楼上方有镂空砖雕、木制雕花门头,无不充分显示着当初建筑师们的精湛技艺。门对着一块影壁,影壁上画有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图案,影壁中间两侧各有一个小洞,是敬香用的,足以证明当时的人们对佛家的敬意,也表达了他们一种精神生活的寄托。主人说这是一个标准的四合院,而现在院内有大正房三间,两边各有一个耳放,东房的房屋已经倒塌,只存留一小间,西边存有二间,南房三间,面貌皆很颓废。夏天主人为了正房凉爽宜居,在南房做饭。房子的窗户皆是小格子,门子由两扇组成,每扇门上边一半也是小格子,院子里有一些旧时的生活及农业用具:扁担、动轱辘、碾盘等,这些老物件皆留在小时候的记忆里,在他乡意外的遇见,感觉既亲切又遥远。

中午我们在这里吃派饭,主人为我们准备了地方特色:煮玉米,焖土豆、黄糕等。吃饭时我好奇地问:“为什么你们不修整房子呢?”“我这房子属于政府保护对象,只能居住,不能随便修整。”主人笑着说。“孩子们都在城里工作,让我们也去,我们不习惯城里生活,还是在老屋住着习惯,现在国家政策好,医保、社保为我们生活做保障,又有入股分红,生活上不用儿女们操心。”主人一脸幸福地补充说。

古朴的民居出入着衣装时尚的现代人,透着现代生活的气息,看似有点不和谐,却是一种当代潮流特有的文化。是啊,保护古村落,不仅仅是留下村落本身,更重要的是留下村落里生活的人,留下传承的民风。这是国家多年里不遗余力做出的成就。

说到古村落怎么也绕不开文学界的一个人——冯骥才,他是我们搞文学人的骄傲。

相关文章

  • 又见乡愁

    文/吉祥花 去年夏天,正是酷暑炎热,暑期蒸腾时节,我参与了脱贫攻坚普查的验收工作。普查期...

  • 又见乡愁

    寒冬离去的时候你的想念似海我的思绪如山海在你的手心游动如鱼你在山上冲我招手 新春来临的时候我的思念如泉你的梦寐似水...

  • 【诗】《又见乡愁》

    人的性子好怪 常在孤独失意时出现乡愁 乡愁像如期而来的慢性病 一边回光返照我们的孤独 一边吞噬我们孩提时代的玩具 ...

  • 又见榴花红

    又见榴红 又见榴红树上悬,蕉窗月影照无眠。 筝音轻剪乡愁梦,可有情花落滿弦?

  • 敦煌中秋,又见乡愁

    - 1 - 公元前105年,西汉公主刘细君第一次踏上了西行的旅程。这年农历八月十五,细君和多达上千人的随嫁队伍到了...

  • 七绝·一篮秋

    红红黄黄一篮收, 莺莺燕燕掩乡愁。 白驹过隙瞬息去, 斗转星移又见秋。

  • 乡愁

    又见春消天已暮,远方炊烟点乡愁。 江边一树垂垂发,朝夕与我共白头。

  • 又见Mono - 我们的乡愁

    我们是有多么幸运,在维也纳第二次遇见了Mono。像是灵魂伴侣的重聚,提醒我们不要遗忘生命的美好,以及所有让我们成为...

  • 中秋月•广深情

    读着李白的静夜思,品着余光中的乡愁。不经意间,又是中秋,又见月儿圆。 ...

  • 城里的月光,载不动几许乡愁

    本文参加简书官方有奖征文「中秋赏月大会」。 城里早就没有炊烟了,又见炊烟升起,也只是乡愁的记忆了。城里的高楼太多...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又见乡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pmgn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