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各位同仁:
晚上好!
本学期我们共读的书目是杨立梅教授的《柯达伊音乐教育思想与匈牙利音乐教育》。选择再次共读这本书有两个原因:
一是因为这本书虽然以前我们也曾经共读过,但感觉还没有真正读懂读透,朱光潜先生认为,凡事值得读的书一定要至少读两遍,第一遍快速略读,第二遍要仔细慢慢阅读,并且一定要记笔记。所以,在参考大家意见的基础上,我们开启了本次重读经典之旅。
二是因为我们近期做的课题是《运用柯达伊教学法提高小学生音乐基础能力的实践研究》,今年上半年已经正式开题立项。所以,也很有必要再次重读经典,进一步夯实理论基础。
本学期共读书目封面一、作者介绍
杨立梅(1943年-2020年)1968年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教育学会副秘书长,中国柯达伊学会副会长。著有《柯达伊音乐教育思想与匈牙利音乐教育》《柯达伊教学法》和论文多篇。2020年2月17日,杨立梅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77岁。
敬爱的杨立梅教授我曾有幸两次现场聆听杨立梅老师的讲座,深感大师思维敏捷,治学严谨,对音乐教育教学的思考深刻而透彻。
记得有一次在讲座现场,主办方邀请了一位中国音乐学院的研究生做一些准确视唱方面的讲解和引导,可能是那位“小老师”讲得部分观点不太客观,或者不够准确。杨立梅老师先是提醒了几次,后来就忍不住中途站起来打断了她,并针对她的观点进行了一些纠正。杨老师并不是缺乏修养,或者不尊重别人,而是体现了她那种对不准确、不严谨的概念和说法的“零容忍”的学术态度。
二、内容介绍
下面,就让我们打开书本,来聊一聊这本书的内容吧!
谁是柯达伊?
柯达伊·佐尔坦柯达伊·佐尔坦 (1882年12月16日—1967年3月6日) 20世纪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匈牙利作曲家、民族音乐理论家、音乐教育家。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柯达伊教学法”是当代世界影响深远的音乐教育体系之一。这个体系具有深刻的教育哲学思想,有高标准的艺术、审美要求。
“柯达伊教学法”在60年代起就在世界上产生了重大影响,1964年的国际音乐教育协会(ISME)推举柯达伊为名誉主席,并向所有的会员国家推荐柯达伊的教育思想和方法。
柯达伊音乐教育思想:
1.“音乐应该属于每个人”;(柯达伊音乐教育思想的核心)
2.学校音乐教育要有明确的教育目标;
3.必须重视早期教育;
4.民族民间音乐是学校音乐教育的基础;
5.学校教学材料选择的标准是“只有最好的才适合于给儿童”;
6.好的教学材料、教学方法的实施,首先在于要有优秀的师资;
7.提高全民族艺术文化修养是学校音乐教育和专业音乐教育的共同事业。
柯达伊教学法的主要特点:
1.重视民族音乐(教学内容)
2.重视歌唱(教学手段)
3.采用首调唱名体系:首调唱名法节奏读法字母谱科尔文手势固定音名唱法
4.拥有系统、丰富的教学材料
三、阅读方式
观照目录 我花了近四十分钟的时间完成了下面幅思维导图。看起来,我只是在做一个打字员的工作,就是把书中目录中的内容打到思维导图中。
我在边输入文字的同时,就边忍不住地叩问自己:作为一个已经读过这本书的人,这些目录上的内容,我真的了解了吗?真的思考了吗?真的做到了吗?
思维导图比如:书中第二章谈到的柯达伊的音乐教育思想,我看完了能说出几点,能运用几点。再比如,第二章中第一节关于音乐教育的哲学思考,我看完后又从中得到了什么?我有没有进行思考,并观照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教学实践。这样的问题太多太多了!
所以,我一边庆幸自己确定重读这本书是有价值和意义的,一边也要发出呼吁:请你们每读完一章或一节,就要回头去看一看目录,在这个知识体系中,自己刚刚读了哪一个部分?前面读了什么?后面还将读什么?
同时,不妨问问自己以下几个问题:这部分内容讲得是什么?我能否用自己的话表述出来?从刚刚的阅读中得到了什么?有什么启发?我又联想到了哪些自身的教学实践。我以后可能做出哪些尝试和改变?
如果,你每读完一章,都能问问自己上述几个问题并能回答出来,那么相信你读完本书以后,一定会有更加深刻的领悟和收获。
谈到具体阅读方式,其实,在上交第一周共读任务的时候,大家已经基本了解了。一共有三种:一是批注式阅读。比如陈平老师的批注式阅读就很值得借鉴;二是手写式的,比如梁国建老师的读书笔记;三是电子稿式的,比如我在群里分享的读书笔记。三种没有高下之分,完全是个人习惯和爱好。我在这里要强调的是,无论你选用哪一种,都必须及时留下你的思考和心得。切忌那种过眼云烟式的,“到此一游”式的阅读。
说到这里,我还特别想分享我近期阅读的《教师阅读地图》中提到的阅读经典的方式。
1.细读,勤批注,多勾画,有问题意识。
2.提取核心概念,反复在语境下理解。
3.根据主要话题,联系教育教学生活反复琢磨。
4.与其他书籍参读,丰富或者修正自己的知识结构。
5.进行批判性阅读是深入理解的必由之路。
读了有什么用? 魏智渊老师在《教师阅读地图》中说:在专业阅读方面,更深的痛苦来自于这样的一种质疑:这本书究竟有什么用?为什么我的教育教学并未因之而改变?
事实上,能够现搬现用的书极少。这是因为阅读与其说是为我们的教育教学提供一种方法,不如说提供一种理解。这种理解是一个人最内在的教育灵魂,它和教育之爱一样,是最根本的东西。在高度理解的基础之上,游刃有余的教育实践才有可能发生。
教育是慢的艺术,阅读也是。希望能够通过阅读找到灵丹妙药的人总会感到失望,而持续不断地坚持阅读,不断地提升阅读质量,不断地将阅读与实践相互编织的人,最终才能够从阅读中获得巨大的奖赏。
这是一个漫长的旅程,你必须不断地问自己:我是否有信心?我是否真正地热爱教育热爱阅读?
以上,就是我针对本学期的工作书目做的一个简单的导读,愿我们所有人都能在坚持阅读的路上,遇见更好的自己!谢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