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里,熊孩子趁我一个不注意,跑去了公园拱桥的背面
拱桥的正面是台阶,熊孩子最喜欢玩上下台阶了,从会走路开始就对爬台阶乐此不彼
拱桥的旁边没有护栏,只是种了一圈灌木丛围挡,被人踩出了约一米宽的空地,游客可以从这里下去,近距离接触河水
拱桥的背面,是随着桥的结构往栏杆外突出了大约十公分的桥面。成年人垫着脚尖勉强站立
现在,熊孩子就越过了灌木丛,背靠着栏杆,脚踩着那十公分的桥面在往中间沿
看见这个场景,我一股害怕的清晰直冲脑门
真是无知者无畏啊~我内心一阵感叹
然后一边怕吓着他,提心吊胆的轻声的喊他过来:宝贝,快来妈妈这里,那边太危险了。然后一边寻找落脚点好让我能把他抱下来。
结果这熊孩子,一看我的脚也踩上去,兴奋的往里面又挪了几步。
瞬间心就提到嗓子眼了,下面可就是河水了,而我不会游泳。一旦熊孩子不小心掉里面我该怎么办,脑子瞬间闪过无数方案
我继续哄:好了好了,别走了,妈妈不上去,你快下来。然后伺机慢慢接近
这时,路过一个遛娃的大爷,看到这场景,说了一句:哟,小伙子很勇敢呀~
熊孩子听了,可能意识到是在夸他,又乐滋滋的准备往河中间走,我着急顾不了那么多,也刚好到他跟前,一把抱住退了回来,忍不住狠狠的批评了一番
我看了眼那个大爷,还有他身后看着我把熊孩子从桥上抱下来的他的小孙女。
小姑娘跟我儿子差不多大小,听见他爷爷夸我儿子勇敢,也跃跃欲试的想上去。大爷一看这架势,赶紧抱起小孙女说着危险就走了。
Emmm~大爷,你这么双标真的好吗?而且这么危险的行为,哪里勇敢了?
说起勇敢,我好像很少这么形容过我儿子的行为
记得孩子小的时候打预防针,这个呆萌小子总是在拔针后吭吭两声就没有了,其他一同打预防针的家长总拿这个小呆萌做对比“你看小弟弟多勇敢,打预防针都不哭”
嗯,对比那些每次打针都哭得痛哭流涕的,这小子真的算上“勇敢”了,被表扬次数多了身为新手妈妈的我自然难免骄傲,也常常将这么“勇敢”的事迹挂在嘴边。
他半岁的时候,终于开始了他预防针生涯的第一次大哭,我哄他:宝宝好勇敢,宝宝不哭~
旁边打针的护士就说:让他哭,疼还不让人家哭两声
第一次听见这理论,我还有点懵:什么情况,不应该是说“小宝贝不哭,要勇敢“之类的吗?感觉画风不太对啊
随着年龄越来越大,这个小呆萌的各种意识越来越强,每次打预防针哭的嗓门那个大啊,我也开始羡慕起那些“勇敢”的不哭的孩子
再一次听见护士“奇葩”的让孩子哭的理论,我掩饰不住好奇问道:人家都说让孩子勇敢不哭,你为什么鼓励孩子哭呢?
护士赏我一个白眼,然后说:你疼,你不哭?
说的好有道理我竟无言以对
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大概就是这个小护士说的意思吧。我仔细想了想,疼了就哭不是天性吗?
从此以后,我就再也没有因为不让孩子哭鼻子而夸他勇敢。
现在我也很少去给他做什么定义,只是告诉他规则,剩下的让他自己去体验
比如像开头那个故事那种情况,发生了我更多的是告诉他这个很危险,如果做了,后果会怎样。
如果还是执意要做,结果只能自己承担,虽然残忍,但是痛还是只能自己承受,这也是成长的代价。
写到这里,我认真的思考了一下:勇敢到底是什么?
百度给出的定义是:有勇气,有胆量。
我想了想,如果真要我给勇敢下个定义并教给我的孩子的话,那么我的理解勇敢应该是:利用自己的智慧,在保证自己安全的前提下,敢别人之不敢。
这也是我希望他做到的,未来不论在什么情况下,保证自己的安全是最重要的,其他都可以靠后排序,而且我们有选择可以不勇敢的权利。
最后祝福他未来能成为一个想哭就哭想笑就笑真正勇敢的男子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