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过渡说白了就是为了保持日更连续而写出来的一篇随笔,因为人总有突发情况和身体不适的时候,所以日更每天都能保证有质量也是有一定难度的。
今天晚上我先是在社群里给一些小伙伴们回答了阅读相关的问题,有些小伙伴们就是主观意愿想看很多书,但是真到看书的时候看两三页就迷糊了。不过如果让她看小说的话,她可以不吃不喝地看。
其实这种情况说明她是有主观阅读意愿并且擅长个别题材阅读技巧的,只不过对于一些有用但是无趣的书籍来讲,内化和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所以早早就失去兴趣。
阅读不下去书的问题源头实在太多,不一定都来自于读者本身。有时候可能书不适合;有时候可能作者写的太深太专业,不好理解;有时候可能书籍涉及领域和行业不对;还有时候可能是翻译问题等等。
总之,我告诉她,哪怕先海量看小说,只要看那种可以学到东西、有内涵的小说就可以,然后记住这种阅读感觉,再去攻克一些好内化、容易理解的干货书籍。这类书籍初期页数要少,图片要多,核心内容和辅助内容要一目了然。
接下来就是给疫情期间去广州支援的志愿者护士朋友指导写作。她在我心里就是英雄人物,过年期间匆匆和家人吃一顿饭,就悄悄偷着报名志愿者去广州服务病人了,而她的父母根本不知道这件事。
现在国内疫情基本稳定,她回到了家乡进行隔离,需要写一篇和疫情抗战有关的文章。她写了一篇文章,几乎全是感受,歌颂,赞美。这样的文章我在疫情过程中看过太多了,千篇一律没有什么吸引力,而且她没有任何案例。
我个人觉得,一般读者喜欢看比较特殊有个性的内容。最好是那些亲身经历了现场的人来给我们讲述我们经历不到的事情,这才能抓人眼球,让大家看下去。否则,你写1500多字,读者读起来也像2、3000字一样。
然后就是帮朋友测试设备,这里就不多讲了,主要就是朋友入手一套影音设备,但是自己不会调试,需要一个话外音的人帮忙测试效果。
设备看起来不错,但是朋友好像没整明白,这里就不多说了。
好困,大家晚安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