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唯有美食与爱不可辜负。
问你压力太大怎么办?你的解决办法或许很多,各不相同。我舒缓压力的方法或许有些特殊——逛菜市。
汪曾祺曾说过:
“到了一个新地方,有人爱逛百货公司,有人爱逛书店,我宁可去逛逛菜市。
看看生鸡活鸭、新鲜水灵的瓜菜、彤红的辣椒,热热闹闹,挨挨挤挤,让人感到一种生之乐趣。”
大多时候我逛菜市压根儿不会买东西,就是喜欢从这头儿走到那头儿,溜达几圈。
听听精打细算的阿姨用加特林般的语速和商贩讨价还价、觉得无聊要回家的小孩子拉着大人吵吵闹闹、暂时没有生意的两个临近的摊主凑在一起高谈阔论……
一切的一切使我感觉我还真实地活在这人间,生活热烈,仍存温柔。
菜市场的一切莫不是为了一餐美食。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小仙女穿上花围裙,一样的煮米洗菜,烟火泛滥。
“炒、爆、熘、炸、烹、煎、贴、烧、焖、炖、蒸、氽、煮、烩、炝、腌、拌、烤、卤、冻、
拔丝、蜜汁、卷、熏”食材不同,做法不同。同一食材的不同做法,也会品出不同之味。“中华美食,博大精深”看起来浅白,倒也真实。
生活离不开美食,学习作为生活的一部分,也是离不开美味。许多文章字里行间对美食的斟酌总是让人十分动心,就像汪曾祺写的高邮的咸鸭蛋:
“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高邮咸蛋的黄是通红的。”
《骆驼祥子》里面的老豆腐——“歇了老大半天,他到桥头吃了碗老豆腐:醋,酱油,花椒油,韭菜末,被热的雪白的豆腐一烫,发出点顶香美的味儿,香得使祥子要闭住气;捧着碗,看着那深绿的韭菜末儿,他的手不住的哆嗦。吃了一口,豆腐把身里烫开一条路;他自己下手又加了两小勺辣椒油。一碗吃完,他的汗已湿透了裤腰。半闭着眼,把碗递出去:再来一碗!”
还有《许三观卖血记》里的黄酒配着炒猪肝、《孔乙己》里面的茴香豆、《我的叔叔于勒》里的牡蛎……
吃着开心了,日子也不那么难过了。
前一阵子逛菜市买了些鲜豌豆。只因突然想起高三模考的一篇阅读理解——《稀粥南北味》里面提到的豌豆糖粥:
“豌豆成熟时剥出一粒粒翡翠般的新鲜豆子,再向农场的老职工讨些大米,熬上一锅粥,待粥快熟时,把豌豆掺进去,又加上不知从哪弄来的一点白糖,便成了江南一带著名的豌豆糖粥。一时馋倒连队的杭州老乡,纷纷如蝗虫拥入我的茅屋,一锅粥顿时告罄,只是碍于面子,就差没像我外婆那样把锅舔净了……”
当时读着就觉得好吃,剥了一碗豌豆子刚好拿来做糖粥。熬粥脑中不免闪现《舌尖上的中国》经典解说词:“高端的食材往往需要最朴素的烹饪方式。清晨,x 师傅就开始忙碌……”
豌豆可能算不上高端食材,但绝对是一种美味。成品果然不让人失望,米润甘甜,豆子清香软糯。虽不至于舔锅,但也确实不错。
可我总觉得缺点什么,可能没有体验过知青岁月,没有那种异乡喝着大碴子粥怀念家乡米粥的日子,食物也是缺了某些特殊的情感的味道。
但这种自己动手复刻文章中的美食的感觉也是相当不错。生活嘛,总归需要些小小的仪式感。
广厦千间,夜眠仅需六尺。家财万贯,日食不过三餐。
生活不易,愿你吃得下饭,笑得出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