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子夜》后记(片段)

《子夜》后记(片段)

作者: 亚理思多得 | 来源:发表于2017-06-08 17:23 被阅读53次

         1939年5月,我在乌鲁木齐,曾应新疆学院学生的要求,做了一次演讲。当时的演讲记录后来登载在《新疆日报》的副刊,加了个题目:《<子夜>是怎样写成的?》解放后,外文出版局出版的英文本《子夜》把这个讲演记录的一部份译为英文,用《关于<子夜>》的题目登在本文的前页,算是代序。但是那次的讲演只是以《子夜》为引线,泛论了小说写作的如何必须有生活经验做基础,如何分析社会现象,确定主题思想,然后把握典型环境,创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要说《子夜》的写作意图,无非如此这般。但意图同实践,总有距离。就《子夜》而言,它能完成意图的百分之几呢?那么,具体简要地说来,不过如下:

         《子夜》的时代背景是1930年春末夏初。这短短的时间内,有几件大事值得一提。第一,国民党内部争权的斗争,又一次爆发为内战。汪精卫、冯玉祥、阎锡山为一方,蒋介石为另一方,沿津浦线路一带作战,其规模之大,战争的激烈,创造了国民党内战的记录。老百姓遭殃自不待言,工商业也受到阻碍。第二,欧洲经济恐慌影响到当时中国的民族工业,一些以外销为主要业务的轻工业受到严重打击,濒临破产。第三,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为了挽救自己,就加强了对工人的剥削。增加工作时间,减低工资,大批开除工人成为普遍现象,这就引起了工人的猛烈反抗,罢工浪潮一时高涨。第四,处于三座大山残酷压迫下的农民,在共产党领导下武装起义,事已燎原。

         《子夜》原来的计划是打算通过农村(那里的革命力量正在蓬勃发展)与城市(那里敌人力量比较集中因而也是比较强大的)两者革命发展的对比,反映出这个时期中国革命的整个面貌,加强作品的革命乐观主义。小说的第四章就是伏笔。但这样大的计划,非当时作者的能力所能胜任,写到后来,只好放弃。又不舍得已写的第四章,以致它在全书中成为游离的部分。同时,单写城市工人运动,既已不能表现当时的革命主流,而当时的城市工人运动在李立三路线的错误指导之下,虽然声势浩大,敌人惊慌失措,而革命力量也蒙受了不少的损失,这就使小说的气氛,虽有悲壮之处,而大体仍然暗淡,显不出中国革命进行的伟大气魄与最后的必然胜利的前景。

         这本书写了三个方面:买办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革命运动者及工人群众。三者之中,前两者是与作者有接触,并且熟悉,比较真切地观察了其人与其事的;后者则仅凭第二手的材料,即身与其事者乃至第三者的口述。这样的题材来源,就使这部小说的描写买办资产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的部分比较生动真实,而描写革命运动者及工人群众的部分则差得多了。至于农村革命势力的发展,则连第二手的材料也很缺乏,我又不愿意向壁虚构,结果只好不写。所以我称这部书是“半肢瘫痪”的。

         剩下一个问题不可以不说几句:这部小说的写作意图同当时颇为热闹的中国社会性质论战有关。

                         1977年10月9日矛盾记于北京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子夜》后记(片段)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pstq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