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安于现状,却无动于衷
每天早上
不待到最后一刻不肯醒来
然后仓促的洗漱打扮出门
快速穿过人群
跟着“素质低”的人斗智斗勇
终于挤上了地铁
每天上班
做完该做的事情之后
又是无聊的一天
刷刷微博聊聊天
抱怨着工作的不公
吃饭的点准时吃饭
下班的点准时下班
每天下班之后
拿着20块的便当回到家里
空无一人
打开电脑 打开饭盒
“嘻嘻嘻”
“哈哈哈哈”
凌晨
躺在床上
开始思考人生
房间里充斥着不满、焦虑
这样的一天就过去了
眼睛一睁
新的一天又来了
穿过沙丁鱼群
而却忘了我们本身
也是一枚不起眼的沙丁鱼
努力提高层次,而不是在低层次努力
最近看到一篇文章
其中一段是
硅谷&北京
硅谷这边的人几乎是全美国最努力的人,晚上10点从办公室走的时候,Sunnyvale的很多办公室依然亮着灯。但是,相比于国内,整个硅谷地区的「忙碌」程度不如西二旗,这一点从公路上的车流密度可以对比出来。北京晚上10点的时候,西二旗软件园出来还堵车,从北四环到北五环,车流密度依然很大。而硅谷的夜晚,路上的车子非常少了。
但是,这里的科技成就却在引领全球,无论从数量还是层次上。中国这几年有了明显的进步,但是在一些「元认知」和「根本突破」上,还是在追寻着硅谷的步伐,为什么?
深层次原因我还无法穷尽,但是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是,硅谷的科技界在一个更高水平上运作和发展。科技领域的「层次」和地震定义的强度有相似之处。地震强度每增加一级,破坏力增加30倍。这并非一种线性关系,而是典型的指数关系。
举个简单的例子
小编的2个朋友
他们是很相似的人
对自己的人生都有准确的规划
毕业之后
他们都没有选择本专业的工作
而不约而同选了同一个行业
A先是去了一个大公司实习
拿着低薪
就这样工作了一年
接着就去了对接的客户的公司
没错,是BAT
而在几个月之后 又以翻了几倍的薪资
去了同样的大公司
而负责人
是他在BAT认识的客户
而B呢
先是找了一个接近那个行业的工作
之后去了一个小公司
而渐渐的他发现周遭的人
想法、能力都无法达到他的预期
A与B
同样的起点
因为不同的平台 不同的层次圈子
而呈现了不一样的发展路线
努力的提高层次
而不是在低层次努力 甚至无作为
永远在底层次
成为沙丁鱼
这对你的人生没有意义
阅读原文:http://28900047.blog.hexun.com/113649153_d.html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