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错题本是“鸡肋”,确实有些作用,但不能达到我预期的作用。原因是学生使用错题本的频次太低,不管是认真记录错题的学生,还是那些应付老师检查的学生。错题重新写写毕竟还是有些作用的,所以弃之可惜。
学生的时间还是比较紧张的,所以有必要提高学习效率。记错题确实有些作用,但如果收效甚微,而所花时间甚多,不如弃之不用,或者改良之。节省下来的时间做些别的事情,如进行小测验。
错题是进步的阶梯,是必须重视和挖掘的,是有价值的。其价值的利用不一定通过错题本的方式完成。我认为可以通过错题完善“信息反射库——一看到……就想到”、模式识别库——俗称的题型、警示库,做成抽认卡,随身携带,随时提取练习。而错题是这些信息的载体,是否需要特别记录让学生自己决定。当学生感到记录错题有必要时,就容易主动去进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