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体验
上善
我的灵修感悟刚刚关注了张德芬空间,随手翻看公众号过去加载的文章,大部分文章的内容是如何做一个内心健康温柔可爱的人,我不知道发表文章的作者是否是灵修的体验者,我自己一年前才了解到世界上有灵修这种东西,下面分享一下自己的灵修感悟。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每一个人都拥有许多周围人给我们定义的标签,每一种标签都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的行为活动。
比如好人这个标签,当一个人做了善事,在他身上贴上了好人的标签,善良的人在这个社会的观念里是积极友好的象征,更为这个社会推崇的,拥有这个标签的人也就会更加受人们的欢迎。与之相反的是坏人这个标签,当一个人被定义上坏人的标签,这个社会在某些方面排斥他,他周围的人也会害怕自己的利益或是害怕自己变成和他一样的人而选择远离他。
有人说:“社会生存规则就是这样,我们只接受对大部分人有利的”
这种做法并不是公平的,大部分人常常打着善良的幌子把他们认定的坏人拒绝在自己之外,他们并不知道这样做对别人和自己同时造成了伤害,这样做的结果只是暂时的保障自己的利益。
我们一生中需要做许多决定,面对同一件事不同的人会作出不同的决定,不同的决定又决定了他这个人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我们作出一个选择依据的是根据自己曾经经历的事情总结出的经验,一个人经历的事情性质又与他生存的环境有关,在大部分人年幼的生活的环境并不能靠个人的力量可以去选择的,但是这些环境又决定一个人能够成为什么样的人,能够在这个社会走多远。
一个出生在以偷盗为生家庭的小孩,生活在这种环境下的孩子,大人教他的是只有偷盗才能生活下去,一个人活着的基础就是要填饱肚子,受这种只有去盗窃才能填饱肚子的意识的影响,小孩也会觉得盗窃别人的财务是生活的基础。
然而生活在书香家庭的子弟,他们的父母一开始就教育他们做符合这个社会价值观的人,填饱肚子不是他们生活的目标,这样的人在社会上更加容易成功,同样是小孩,但是大家的起点不同,日后选择的道路也就不同,将来面对的人生也不一样,所以我们社会的文化是接受大部分人的利益而排斥少部分人,是不公平的是不稳定的。
当人们遇到自己厌恶的事情和人,就会产生消极的情绪,大部分人都会选择去远离这件事或者这个人来逃避这种感觉,用逃避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这种做法只能起暂时的作用,当你厌恶某个人或物时,因为你害怕这种事物会影响到你给你带来不安全,你就会把这种厌恶投射到自己内心,如果自己不能够主动地接受这种感觉,而是一味地逃避,厌恶的感觉还是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你,它会作用在你以后的言行里。
正确的做法就是通过观察自己内心的情绪波动,时时刻刻感受自己的情绪,特别是与人互动时,当别人的言行影响到你,去捕捉自己内心杨升的情绪,然后慢慢地感受它,接受它的出现,直到内心恢复平静,但是仅仅瞬间观察并接受自己的情绪是不够的,需要持续地这样做,并且把这种恢复平静的方法使用到生活的各各方面,才能建立平静之下新的认知和生活方式。
去接受自己从前不能接受的,去感受自己执着的,当你通过心灵的练习发现新的世界,你会惊叹于这种变化的发生,你的内心会充满不需要来自外界的安全感,但这也仅仅是一个开始,因为事物是不断出于运动之中,我们还会被许多事情污染内心的平静,只有常常察觉,久而久之这种平静的感觉会越来越持久,生活的改变也会越来越大。
保持内心平静,常常温柔待人。
作者:上善
职业:高中生
联系方式:QQ2908807801 微信:15677892773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