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 早年的凉州混混
这篇日记,是我在见到小混混欺负人后写的,它同样体现了我的愤青基因。
我的愤青气,在过去的很多日记中都有体现,像下面这篇日记中,就同时体现了四十年前我的三个特点:一是嫉恶如仇,二是侠客情结,三是关注现实。
说起来,在这三个特点上,四十年后的我,除了不再嫉恶如仇,好像也没有太大的变化。因为我仍然关注现实,仍然有一种侠客般的情怀,所以才总是说一些自己认为该说的话,即使被人误解,招人反感,也不改初衷。区别是,我不再嫉恶如仇了,因为我的心里既没有“仇”,也没有“恨”,很多批评某些现象的文章背后,甚至没有需要抒发的愤慨。而之所以我并不愤怒,却还是写了一些有着评判色彩的文章,是因为世界需要。有时,有些毛病,人们已经习以为常了,如果没人指出来,把它放在阳光下,让人看到它的阴暗,人们的价值观就会出现混乱。
现在,很多人的价值观已经很混乱了。前段时间,我看到两则孩子杀了至亲的新闻,起因都很简单:一则是母亲批评孩子,给孩子的压力太大,孩子一时失控就把母亲杀了;第二则是爷爷不让孙子打游戏,批评了几句,孙子一怒之下就把爷爷杀了。你想,如果现代社会还像过去那样,认为百善孝为先,而不是推崇欲望,甚至变相地推崇仇恨和暴力,孩子们会轻易杀掉自己最亲的亲人吗?所以,该说的话,还是要说。这也是鲁迅先生当年不当医生,改当作家的原因。
但这里我先不多说,先来看看小混混当年给我带来的感触。
1981年6月14日 星期日 阴有阵雨
昨晚在电厂写信,没有写日记。
一个城市小姑娘碰倒了农民的自行车,打坏了铃子,姑娘的母亲不但不道歉,反而盛气凌人地说:“谁碰来?你为啥当场不抓住?活该!”农民火了,说:“你不讲理,我也不讲理!你说声对不起,我就算了,你还这样耍无赖!”说着将女人卖汽水的瓶子拿了两个,举了一会儿却又重新放下。那女人火了,就叫女儿去喊她的儿子。不一会儿,几个流里流气的小子挤进人群,嘴里喷出一大堆脏话,其中一人还给了农民一个耳光,把农民的鼻血都打了下来。但那农民有什么办法呢?周围人也只看热闹。那群小子大概是女人儿子的同伙,他们狂笑着,那女人脸上也露出了自豪的神色,好像儿子成了民族英雄。我肺都气炸了,可惜我拳力尚轻,对付不了这些恶狼,不然,哼!定然给你们点颜色看看。武功啊!何时上我身?文才啊,为啥仍然学不精?
练!
看到这儿,一些朋友定然笑了,但雪漠在十八岁的时候,真是这样的,血气方刚,毛毛糙糙。
四十年前的凉州街头,老是出现日记中的这类场面。
当时,是凉州城最乱的时候,据说,那时节,全国都这样。到处流行“打砸抢”,人人都没有安全感。我读师范时有个同学,人很瘦,但听说他打人很野,在凉州城里很有名气。他的秘诀只有一个字,就是“狠”,一出手,就往死里整人。时不时地,他就带上一班兄弟出去,到处惹是生非。那时节,各街各巷都有老大,他们各自带一班人,经常斗个不停。所以,那时的女孩子,夜里一般是不敢单独出门的。
从日记里就可看出,对于当时的社会现状,我感到非常心焦。于是,我花了很多精力去练武,早上也练,晚上也练,每天都会练上三四个小时。站桩更是每天的必修功课。不过,那时的站桩,其实也是我修定的一种方便。我把站桩和观修融合在一起,悄悄地修了好长时间。
那时,我怀着一腔救世情结去练武,满心以为,只要把武功练好,就可以行侠仗义,解救弱小百姓于欺辱之中了,但我并不知道,无论你有着多好的武功,世界都是那样,不会因为你打倒了几个或几群小混混,就有啥改变。义和团的那些拳师当初练武,也许有着跟我相似的想法,他们也想救世,也想打抱不平,也想改变混乱不堪的社会,但他们的积极救世,只是将当时的局势搞得更糟糕了而已。这个真相,他们当时肯定看不出来,若是看出来了,他们就不会这么鲁莽了。就连我自己,也是好几年后才看明白的。因为我发现,武力和暴力总是引来新的武力和暴力,永远没有尽头,于是,我就从过去的认可以暴制暴,变成了今天的反对暴力,倡导真善美。当然,我这时的倡导,已不是为了改变社会,我只是在说自己该说的话,做自己该做的事而已,能不能改变一些东西,是另一回事。
我上师范时的凉州,还是一个小城,到处都是低矮的房屋,街头老是出现那些由几间平房组成的大院子,许多单位就在大院子里。有时候,那些大院子,就成了打斗的现场。某次,我跟一位同学上街,仅仅是看不惯一些混混欺负百姓,管了点闲事,就招来了一院子的混混,足有上百人,那场面很是危险。我们边打边逃,才终于脱险了。
平时我跟同学上街,一般都会结伴,便是结伴,也时不时会碰到打架的事。那时的打架,仿佛也成了一种交流方式。有时,各街各派的混混头头之间会单挑,就是头头们单对单地决斗,武器不定,由各人自由选择。一条街上的小混混,也时不时会跟另一个街头的小混混混战,用得较多的是砖头之类。无论你多有本事,一顿砖头砸过去,也会血肉模糊的。除了砖头之外,当时还流行一种砍刀,说白了,就是现在用的小切刀。一次,一个小混混一个飞脚踢了去,另一个小混混用切刀迎接他,立马就砍断了前者的脚筋。所以,我们后来练武时,必须要同时练眼功,以求能发现对方袖里暗藏的砍刀。除砍刀外,当时还流行一种三角剐刀。那时的五金店里,有卖这种刀的。更多混混用的武器,是一种自制的钢鞭,有用自行车链条做的,有用弹性很好的钢丝绳做的。这些武器,是那个时代的许多小混混随身带的工具。其实,便是真的练好了武功,遇到这种武器,我也不敢说就能占上便宜。
那时的师范宿舍,也是平房,我们就住在平房里。平房里发生过很多故事,但后来,平房和故事们都消失了。其中一个故事,我写进了《西夏的苍狼》,成了紫晓的一段经历。
在《西夏的苍狼》中,有个叫高老鸹的人。我读书那时节,高老鸹的原型就住在师范里。据说,他在那时凉州城的混混江湖四海扬名。还据说,他手很麻。在凉州的方言中,“手很麻”的意思是下手很毒。但我认识他后,发现他看不出多么狠毒,显得很老实。跟他混熟后,我还试着跟他过了几招,也没见他有多厉害,反倒觉得他没啥气力,人也很笨。当然,要是真打起来,也许他会是另一个样子。在那时,他一见我,就显出非常尊敬的神态。他不爱读书,骨子里却尊敬读书人。这也是凉州的民风使然。尊重文化,已渗入凉州人的血液里了。我当作家后,参加过几次朋友的聚会,虽然我无权无势,但每次去,他们总是将我让到上席,哪怕有很多当官的在场,也大多这样。这说明,他们对文化,比对权势看得更重。每当回忆凉州,这个细节总会让我感到很温暖。
在师范的时候,我看过一次校。记得那是个夏天,放暑假后,我没回家,和几个同学留在学校里,看大家的行李。那时,每到放假的时候,学校管总务的老师,就会开几间大教室,给各年级各班分了区域,叫专门放置行李,几百上千件行李,就会码满好几个教室,在教室旁边,再叫住些人,防小偷偷行李。
那次,我跟会抽烟的同学学会了抽烟,他们告诉我,文章是烟熏出来的,不会抽烟,写不出好文章。他们举出一个个大作家的例子,我于是就信了。至今,我还记得第一次抽烟之后那种奇妙的、晕晕的感觉。后来,我写文章时,就真的离不开烟了。不抽烟,我就没法进入那种状态。再后来的一天,我看到一本书上说,要是抽烟,智慧气很难进入中脉。此后,我才坚决戒了烟——可见,假如有一个坚定的目标和梦想,戒掉很多坏习惯,或许就会比那些没有目标和梦想的人要容易许多——要是我不戒烟,可能早叫熏死了,因为后来,我常常抽得要死要活,往往是一篇文章还没写完,就已经一地烟头。
现在想来,过去我的一些坏毛病,多是跟别人学的。孟母三迁是有道理的,跟什么样的人接触,确实会染上什么样的习性,就会在乎什么样的规则。而那些规则,其实还是各个领域的人自己造出来的,不管什么规则,都是一个游戏。
不过,其实我跟人接触不多,因为我天性中就能耐得住寂寞。虽然有时也想跟人交流,但大部分时间,我总能静静地待着。包括过去那段愤青岁月。
第一次留校看行李时,我体验到了假期留校的好处。那时节,几乎所有人都回家了,偌大的学校里,除了我,还有不多的几个人,他们要是也出去玩,学校里就只有我,非常安静。这时,我就会开始读书。那次,我从学校图书馆里借了很多书,一到没人,我就如饥似渴地读,暑假结束,学生们渐渐回校时,我已看了很多书。于是,后来我教书时,就经常假期不回家,留在学校里看校园。整个校园里,常常只剩我一个人,我就能静静地闭关。正是从那时起,“耐得寂寞真好汉,不遭人嫉是庸才”成了我的座右铭之一。
能不能耐得住寂寞,几乎决定了人的格局和成就。因为,人的心里如果塞满了小是小非,塞满了红尘中的各种俗务,就很难看见小圈子以外的东西,更难以看见文化的命运、人类的命运、众生的命运,这时,他的格局必然会很小。一个格局很小的人,无论做什么,都只可能有一些小成功,想要取得大成功,是很难的。所以,很多人之所以只想过好小日子,不想花太多的生命去贡献社会,其实不是因为他们不善良——他们也许很善良,见到有人遇到困难时,他们也可能会伸出援手,而且他们很可能有自己的底线,不会做伤害别人的事情,也不会老是想要占人便宜,但他们的心里装了太多小事,也装了太多红尘中的小情小爱,于是就没有空间装大梦想、大抱负了。这时,他们永远都不会有真正的家国情怀,更不会有关注整个人类、所有众生的大情怀。所以,他们即便很聪明、很有能力,也做不了什么大事,只能把小日子给过好,把家人给照顾好。这当然没什么不好。但是,当他们寻求价值感、存在感的时候,却会无奈地发现,世界其实不在乎他们。他们的来和去,无论闹出多大的声音,都会很快归于空寂。他们留不住什么东西,也留不下什么东西。发现这个真相的时候,他们的心也许就会扎痛。
其实,国内有许多有才华的孩子,你上网一瞧,随便哪个博客网站,都有很多能写出好文章的人,很多人的文章中,还有明显的灵气。可惜,其内容,多是些小情调,没有大眼光,也没有大追求,故而难有大格局,也难有生命和文化的厚度。这显然局限了他们的进步。好多人,就成了杂志的写手,或是文艺青年,只在业余时间写点东西,发发小感慨,抒抒小情绪。虽然这样也很好,这样的生活也很惬意,但是,他们分明跟一种更大的可能性擦肩而过了。有时,我也会替这些孩子感到可惜。
我可惜的原因是,这些能写出好文章的孩子,其实大多有过自己的作家梦,他们之所以没有成为作家,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耐不住寂寞,无法沉淀自己。对他们来说,生活中有太多吸引他们的内容,世界上也有太多的好东西,不享受,人就老了。所以,他们选择了错过。这个世界上,很多人都是因为耐不住寂寞,才丢失了梦想的。各行各业都是这样。所以,能耐得住寂寞,也是我走到今天的原因之一。
作家雪漠: xuemockh1963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