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文明史初有一个特别理性、特别科学的时期,后来被叫做轴心时代,大概在古希腊贤哲林立和中国先秦诸子、印度释迦牟尼包括之前那个时期,那时思想家们几乎都是理智清醒的无神论者,他们站在甚至至今未被超越的人类思想的巅峰,沉浸在智慧之大喜悦安乐之余,也清楚地意识到那样的喜悦,要让智愚水平参差不齐的社会大众同样感受、接受、享受到,难如登天,于是他们之中某些智者不约而同想到一种解决方法:包装,用什么包?神,宗教。
他们给智慧包裹上一件玄乎莫测的神性外衣,捏造出超自然超现实的神秘力量来影响庸庸碌碌,使他们以自己能接受的方式,于无形中甘愿接受智慧的感召。打个比方,智慧好比一颗十全大补丸,但很难跟要吃它的人解释明白它玄之又玄的无穷妙处,怎么办?那就给它来一个超炫酷包装吧,使大众能比较轻易容易地接受它、心甘情愿不问缘由地吃下它,至于每个人能吸收多少、吸收到什么程度,那就看各人的秉性和天资了。
墨子与柏拉图简直不要太有默契,俩人干脆就把神明崇拜的缘由交代个明明白白。
各种宗教仪式、教律教规,也大多是为了以清晰可见的形式、跟自身利害切实挂钩的关系,让普通大众比较容易接受和信服,并带着敬畏自愿遵从,从而让思想看起来木有那么高冷,也不是那么轻而易举,这样,就不会只有社会思想层面站在顶端的那么一小撮人沉浸其中。
所以出现了犹太教,基督教,佛教等种种宗教。咱中国人自古就最接地气儿,咱不拜那些子虚乌有的天神,于是孔老夫子鼓捣出了祖先崇拜,并以自己无与伦比的智慧修养与人格魅力,以无神论者的姿态,彻底消弭中国国产宗教的可能性。
严格来说,道教算不得一门成功的、有规模有气候的宗教,它是随着佛教传入中国,由外来者激起自强斗志,为表示咱也不差而勉强创立的,并且很多外显形式还是借用人家佛教的,打着道家的旗号,其实跟道家也是风马牛的关系。其实佛教在传入中国以后,也渐渐模糊了它的本来面目,不断与中国儒家道家思想交汇融合,成为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比如中国的禅宗,并以其博大精深深切影响丰富了后来的儒家和道家思想。
说到禅宗想起个题外话,忘了在哪儿瞄见谁说,禅宗是佛教在中国的发展,这样说明显不对,禅宗也是印度佛教的一部分,一个分支,传说中禅宗的起源是一次法会中,世尊拈花一笑,众人皆懵圈,唯大弟子迦叶秒懂,回世尊以同样一笑,禅宗就这样诞生了,这也决定了禅宗的根本在于以心传心、心领神会,不需过多言语解说,所以冯友兰先生说禅宗是静默的哲学。
它们肯定也有信仰宗教其初衷无非是为解决人类精神层面的问题,主要是痛苦困惑,不管它披着什么样的外衣,打着什么样的旗号。但可能终归都是无解悖论有木有,缺失了痛苦磨难的人,还能称其为人吗?天堂跟极乐净土真的会让人类从此就安心踏实吗?未必。
因为有苦难和痛苦,人类才会不停思索,不停探索,才会在一次又一次灾难中挺起脊背,不停向前,因为有苦难和痛苦并能思索自身的痛苦苦难,人才有别于万物,如此生动立体丰富地存在于宇宙间。
所以,除去层层神秘外衣,宗教的核心不是灌输给你举头三尺有神明,只要你一心向善他定能护你平安的理念,宗教的核心是教会你一种思维方式,引导你如何通过精神灵魂的感悟修炼,打破执念,挣脱思维桎梏,突破藩篱,找到那个最本真的自己,成为那个最好的自己,从而能淡定面对人生种种磨砺,面对时精神没有那么痛苦。
信仰不能规避痛苦,不是为规避痛苦,而是教人学会如何面对处理痛苦、困惑。不对,或许应该这样说,关于精神修行,道行浅的人修好了能正确面对人生诸苦,而道行深到成了精的,获得的是无上喜悦安乐的精神境界。
我觉得天堂也好,极乐净土也好,涅槃也好,都是对个体精神修为抵达终极境界后,那种自在逍遥不再为俗世羁绊状态的美好描述,具象化形容展示,对,天堂净土只是一种境界、状态。
当然,宗教在发展过程中各种跑偏,背离创建者初衷,那是另一个话题了。
宗教信仰因群体层次高低不同,形式程度也千差万别,你看,有人祈求驱病避灾烧香拜佛,那是宗教信仰之一种,有人虔诚信教只为能往生天堂净土或摆脱六世轮回,那是宗教信仰之一种,受过高端教育的科学家思想家依托某种宗教某种精神修为方法,在精神层面不停思索领悟,最终抵达某种精神境界,那也是宗教信仰之一种,而基于一定深度思想基础之上的信仰,才会产生影响人类的力量。除去神性崇拜、神秘主义,宗教其实是关于智慧修炼的学问。
新一期读者上看见一段毛姆的话:打翻了牛奶,哭也没用,因为宇宙间的一切力量都在处心积虑地把牛奶打翻。我觉得信仰的最基本作用,就是引领我们具备能平静地面对打翻的牛奶的力量,或素质。
不仅宗教,连以科学名义的心理学,分析心理学创始人荣格也说了:心理治疗的主要目的,并不是使病人进入一种不可能的幸福状态,而是帮他们树立一种面对苦难的、哲学式的耐心和坚定。所以啊,我们就不要痴心妄想怎么才能避开生之苦和难,安下心来磨炼自己,借助信仰也好科学也好,提高自己面对苦和难的勇气吧。
选择并实践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信仰国人信仰缺失是一个话题,很多人议论过,其实从普通民众到高端人士,不管方式水平如何,我们都能找得到坚定的信仰追随实践者,所谓信仰缺失指的是总体面上,我们缺少一个公开的、明确的、权威的、敞亮的、毫不避讳深信不疑的引导,使大部分人,在集体层面上能从骨子里自发自愿去遵从某种信仰。
不管具体信仰什么,甚至包括哲学思考,也许只是路径有不同,殊途同归,能参破悟透人生真理的人,可能他们会在同一个终点也好顶峰也好相遇会合,然后彼此心领神会,相视而笑,一如世尊与迦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