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除了鲁迅,还有一个人一直出现在我们的课本上

除了鲁迅,还有一个人一直出现在我们的课本上

作者: 爱喝椰奶的好好 | 来源:发表于2019-09-29 23:16 被阅读0次

一篇旧文,首发于公众号:猪猪和好好(欢迎关注)

这一篇文章我拖了很久才敢落笔,要说有什么特别的情愫让我写不下去,倒也没有那么矫情。只是时常想起自己小学的操场,两百米的跑道一圈又一圈,哪怕经过多次翻新易了容貌,我记忆里关于自己与运动的那丁点儿关联到底是没有变的。

那关联的记忆不是驰骋在赛道上的洒脱自在,也不是和朋友嬉笑打闹的场景,而是源于林清玄先生的那篇《与时间赛跑》。大抵是大家读书时候都有的感觉吧,总是要联想到自己的生活,才会觉得真切可信,才会引起共鸣。每当傍晚时分,看到小学校园的两百米跑道,脑海里自然就会浮现那句“我要和时间赛跑,要在太阳没有下山以前跑回家”。这样一想,回家的脚步也会轻快起来。

很多年以后,我在大学校园里和朋友在操场散步的时候,来往都是在跑步的人群,真正爱跑步的我不敢说没有,但也绝对不多,大部分的人不过是为了体育的加分,跑步于他们不过是一场与分数不得不做的交易。

若是让我说,我大概也应该算作跑道上的大部分人,功利地在这个世界讨着“生存”这碗饭;那喜欢的跑步的,便是在热切追求着自己所喜爱的事物,热情地享受着“生活”这杯酒;而只有少数人,在和时间赛跑,淡淡地品鉴着“人生”这碗茶。

先生说“我对生命的美感就是从那时有的,我觉得如果不比时间跑快一步,就没有空间,也没有心情享受落日的美景了”,于是我们很多人都在跑着,追逐着,有的人在“生存”,而有的人选择“生活”。这其中并不是有什么高低贵贱之分,只是每个人选择的路不同,承受的不同,所以走的路也不一样了。

可是先生又说“生命的悲情是,我们自以为比时间快一步,但岁月也很快地被时光掩埋”,正如丰子恺说时间是“渐渐”,朱自清说时间是“匆匆”,快慢的变化因人而异,时间是曲折流动,却不受人控制,也不叫人觉察的。

这确是悲情的,但可能也正因如此,他才告诉我们,把握当下,享受当下的美才更为重要。当下的“一朝风月”,目透过去,是“万古长空”,是一眼万年的真谛,更是生命的本来面貌。

先生是那少数人,品着“人生”的这碗茶,咂摸出了“清欢”的滋味。当然,“清欢”这番滋味可不是他率先品尝出来的,乃是跟随了苏轼那句“人间有味是清欢”琢磨出来的。说白了,先生不再是当年那个追着时间跑的少年了,他无求于生活,以清为欢,讲求的是心灵的品味,而那都是源于对平静疏淡简朴生活的热爱。

只可惜,人生在世,不过短短几十年。

“在穿过林间的时候,我觉得麻雀的死亡给我一些启示,我们虽然在尘网中生活,但永远不要失去想飞的心,不要忘记飞翔的姿势”,也不知是不是暗示,先生心中依旧是想飞的,想追着太阳,追着时间赛跑的少年,他的逝世不过是挣脱了这人世间的尘网,飞去了另一个世界。

先生把他对生活的感悟,一笔一划倾注在自己的笔下,每每读其他的文章,只觉得通俗易懂,平朴自然,但那其中蕴含的哲理,却足够余下的日子细细品鉴,若苦茶,初饮下,只觉解了口渴,满足了口腹之欲,后来感觉出苦涩,尝尽生命的悲情,等到苦涩去尽,余留下的便是清淡的茶香,唇齿留芳,细细咂摸,更是享有回甘。

种树的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

这么多年,我才恍然,我们才是那一棵又一棵的桃花心木,而先生是那个种树的人。

相关文章

  • 除了鲁迅,还有一个人一直出现在我们的课本上

    一篇旧文,首发于公众号:猪猪和好好(欢迎关注) 这一篇文章我拖了很久才敢落笔,要说有什么特别的情愫让我写不下去,倒...

  • 鲁迅笔下人物的前生今世,看看你自己中枪了没?

    大家好,我是逸阳。作为一个打小学起就出现在我们课本上的中国近现代文学风云人物,鲁迅至今都是对中国白话小说史上的至尊...

  • 我读“鲁迅”

    鲁迅是名人,我们在语文课本上都学过鲁迅先生的文章。说实在话,我那时就觉得鲁迅的文章有点难懂,有些语意不是很连贯。现...

  • 鲁迅作品,你怎么看?

    前一段时间,就听网民说鲁迅作品在课本上被删除了,我很是不解,当我看到少数人抨击鲁迅的时候我很愤怒。 上学时...

  • 重温鲁迅

    鲁迅,有多少我们课本上没有了解到的伟大。 时势造英雄。 鲁迅是那个时代的英雄,不可复制。 在如今创作空前繁荣的时代...

  • 我们距离鲁迅有多远

    鲁迅文章的接触一直只限于课本上的章节和选取,真正地去阅读还是第一次。阅读过之后发现原来自己看不懂鲁迅的文章。...

  • 《孤独者》有感

    最近在看鲁迅先生的文集,除了上学时语文课本上学过的几篇,其中让我感触最深的便是《孤独者》这篇文章了。它被归于《...

  • 风雨是历练,阳光是收获

    我们总是会在很多地方看到或是听到阳光总在风雨后这句话,似乎从儿时的课本上认识这句话后它就一直会出现在我们的人生中。...

  • 【如琢如磨】“意识决定物质”才是真的逻辑 | day357

    这个世界运行的逻辑除了坚持,还有更重要的一条,就是【意识决定物质】。 我们上学时,课本上写的是“物质决定意识”。其...

  • 再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鲁迅先生写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小时候语文课本里的课文。 我一直很喜欢鲁迅的散文,除了这一篇,印象中还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除了鲁迅,还有一个人一直出现在我们的课本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pyqp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