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学汉语是件我和他都很头疼的事情。
我一直都觉得,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精读的过程,但我发现跟小麦读书认字的时候效果一般,而且两个人都很不愉快。
于是我变换策略。
1、
以前:我们读文章研究字。
现在:我们读文章研究题材。
比如说,日记,我们就讲什么叫日记,怎么写日记,日记有几种。而不是只读人家写的日记而已。
2、
以前:小麦读一遍,我们就开始认识汉字,书写,找字源
现在:小麦读若干遍还顺不下来的汉字,我们才会研究如何记忆。
3、
以前:按照文章里不认识的字的顺序,小麦依次学习如何书写。
现在:小麦自己选择想知道哪个汉字的故事,想写哪个汉字。
4、
以前:我经常说,你怎么还不会。
现在:我经常说,读得很好。
这样做的效果就是,我们的进程加快了,小麦的兴趣提高了,汉字虽然写得少了,但是不用我要求写几个,他就写完一行了。
还有一个意外收获是,小麦研究了打字,因为我一边做饭一边跟他学习汉字,他一着急自己找汉字的笔顺。
语言是个反复记忆的过程,保持进度和阅读量,要比耗在个别字词的功夫重要得多。
PS:
当老师是要备课的。
比如说一篇文章讲“小象嘟嘟的大家庭”,我就找了很多有关象的知识,动物降温的知识,家庭关系的知识……
在讲汉字的时候,我们虽然是挑着认字,但也从字里学到了不少知识:
“敌”字,左边是口舌,右边是攵表示战斗的意思。也就是说口舌之争,说错话就可能被当作敌人。
“远”字,里边是元,表示一个秃头的人侧面站着不动,好似起点,走字底表示越走越远。元就是开始的意思,一年里的第一天叫元旦。
“抚”字,左边是手,右边的无指的是轻轻地,不用力,若隐若现。
“扇”字,则是屋底下两扇门时而开时而关。
“感”字,是全身心来感受。
……
汉字其实很有意思,只是欲速不达。
网友评论